美文网首页
艺术是人类最后的防线

艺术是人类最后的防线

作者: 子曰诚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10:32 被阅读0次

文/ 子曰:诚

2016年3月15日,围棋,第五局,战至280手,“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

后者无力抵抗,铩羽而归。

2016年12月29日晚,“阿尔法狗”化身“Master”,再次挑战人类。

谢尔豪,四段,败。

于之莹,五段,败。

孟泰龄,六段,败。

风声鹤唳,群雄纷起。

韩国第一人朴廷桓,九段,败。

中国棋手看不下去了。

神童柯洁,九段,曾经公然宣称自己天下无敌。

败,还是败,连败两场。

26胜0负,“Master”结束了2016年末的屠杀。

跨过枯骨与年,它再上路。

日本第一棋手,井山裕太,败。

1月4日,聂卫平,64岁,九段,中国棋圣。

参加过“中日围棋擂台赛”,挫败日方,也在世界上刮起过“聂卫平旋风”,摧枯拉朽。

败,焦头烂额。

最后一战,曾经中国第一人,古力,败。

60胜0负。

“Master”站在了围棋之巅,俯瞰众生。


一.

三十年后,我们也许会无比怀念,曾经的我们,活得是多么的安逸。

那个时候“人工智能”还只是个概念,活在文学作品里。

曾经有一部电影,叫《我,机器人》

未来的世界,机器人与人类和谐相处,亲密无间。

机器人甚至可以成为家庭成员,为此,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新型机器人。

但在上市前夕,机器人创造者却离奇自杀。

不相信机器人和人类能和谐相处的黑人警探(威尔史密斯饰)开始调查,真相开始失去控制。

还有一部电影,叫《人工智能》

豆瓣8.6分,全网排名144名,斯皮尔伯格导演。

一个从“人工智能”觉醒到幻灭的故事。

看看封面上的宣传语。

“大卫,11岁。

重60磅。

高4英尺6英寸。

一头棕色头发。

他的爱,是真的。

但他,却不是。”

还有一部电影《她》

对方的关心,是真的。

对方的感动,是真的。

对方与你产生的共鸣,也是真的。

上面三句话,只有你认为是真的。

科幻的设定与传统的爱情,在真人与虚拟人之间来回传递,冲击着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观念与看法。

我们还有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和小说,里面无不透露着人们的思考与担心。

这些担心是否必要?

或者说,有没有值得恐慌的理由?

二.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02种职业做出了研究,发现,在将来的20年之内,47%的工作都可 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

闭上眼睛想一下,你的工作,具有足够的不可替代性吗?

上中学的时候,我一同学经常说,搬砖,挣钱,一天300。

看见建筑工人们挥汗如雨,工资日结三张红的时候,我是信的。

烈日炎炎,时间长,疲劳,拖欠工资,工人难免有情绪。

说不干就不干了,宁愿少挣点也不要如此辛苦。

澳大利亚的一位工程师亲眼目睹搬砖工的短缺这一问题,发明了一个机器人。

这个叫Hadrian的机器人的一项绝活就是——搬砖。

搬砖机器人的速度足以秒杀工人。

普通的搬砖工砌起一幢新房砖墙需要4—6周,而Hadrian一小时能砌1000块砖,2天就能搞定一幢新房。

新闻行业也有类似例子。

美联社每个季度大约要撰写300篇业绩报道。

使用自动化技术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生成4400篇业绩短稿(每篇大约150-300字),所用时间比人工写缩短90%以上。

美联社承诺,在发布最受关注的公司(诸如谷歌、苹果)财报时,还会继续使用人力手写。

这个举措足以让记者编辑汗颜,恐慌。

同理,体育新闻的赛后报道,都是有格式的。

拿NBA来说,无非是谁谁谁得了多少分,多少助攻篮板,率领球队在哪一节奋起反击。

你把最近1万篇的新闻稿拿出来,名字全摘去,句式提取出来,编成编码。

新的比赛,换几个名字数字,又是一篇赛后报道。

你想想,看完比赛,1秒后赛后报道就跳出来了。

人的速度再快,也得要几分钟。(提前写好也行,就怕出现绝杀)

再来几个例子,亲身经历。

到深圳坐公交,四处逛逛。

未曾想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里,公交居然还是“有人售票”。

售票员穿梭人群之中,左擦右挤,好不容易腾出手来收钱,找钱。

为什么现在还存在?答案你自己想想。


现在进去银行,你会发现“窗口”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堂经理引导你到机器显示屏那办理业务。

几乎90%的业务你自己就可以操作成功。

你信不信,10年内,另外10%的业务也能补上。

那银行前台以后要干嘛?

到过一家外国的超市,Countdown。

里面最拥挤时可以容纳近万人。

出来算钱,发现没有人工收银。

两排“自助结算机”齐刷刷出现在你面前。

你要做的,仅仅是扫码,放入袋中,插卡结算,提走就行。

效率极高。

倘若10年内各大超市都普及这种机器,超市收银员,要去哪里?

更多职业,如司机,客服,甚至体育比赛裁判。

等到“无人驾驶”,“机器客服”和“机器裁判”技术足够成熟,职业消失恐怕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三.

不可否认,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位,或者说“一定要人类才能干的事”,会越来越少。

人类繁衍至今,科技水平的发展早已不是我们所能预计和想象。

生活在三千多年前古巴比伦时代的人类,他们一生接触的信息,相当于现代人类一天接触的信息量。

你把时间拨回去100年,你问问中华民国的身边人。

“互联网你知道吗?”

“北方太远了,你想不想做飞机去?”

“用VR技术看电影,你猜猜是什么感觉?”

......

他们一定会想抽你。

因为你所说的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思考维度和认知。

同理,2117年的人类跑回来问你一些问题,你也照样懵逼。

四.

这样看来,在“数学,语言,机械”等等众多领域,机器可以做出的远超于我们想象。

但是艺术,它们好像暂时做不到。

你让它画出一幅能流芳百世的油画?

或者弹出一首朗朗上口的带有灵性的歌?

抑或是设计一个物品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写出一本直透人心使人感叹的小说?

机器可以计算,可以储存海量数据。

但你要它们“凭空创造”?

目前还未见端倪。

五.

扯了这么多,总结下。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对机器没有一丝一毫的优势。

但好在我们有感情。

你要问我感情是什么?不好说。

一个朋友斩钉截铁的跟我说,机器不可能出现“人工智能”,出现意识。

倘若机器的动作是由代码构成,那可不可以说,我们人类也是由代码构成?

从小到大我们周围的环境,大人们的叮嘱教导,才让我们能塑造成“现在的我们”。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不可能凭空跑出。

从现在来看,确实,机器暂时还只是“模拟人类的操作”。

但保不齐,若干年后会有这么一天,它们会“觉醒”,会产生“指令错误”。

“既然我们什么都做得比人类好,还要这些家伙干嘛?”


那个时候,请提醒我早点把电源拔掉。

(完)

相关文章

  • 艺术是人类最后的防线

    文/ 子曰:诚 2016年3月15日,围棋,第五局,战至280手,“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 后者无力抵抗,铩羽而归...

  •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论战: 艺术创造仍然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论战: 艺术创造仍然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 5月19日,微软公司和湛庐文化合作推出人工智能机器...

  • 最后的防线

    最后的防线 (2012-07-16 16:40:08)[编辑][删除] 近来,社会各界就北京某医院的一名孕妇,因其...

  • 最后的防线:

    每个人这一生会有各种色彩的梦,一定有一个是有关梦想的“家”的样子,无论已婚还是未婚,都会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田,...

  • ¹/²² 最后的防线

    “如果连你最亲近的人都厌弃你,那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看得起你的人了。” 语重心长,掷地有声。 不是第一次在伯母这儿被...

  • 食物是我最后的防线

    最近焦头烂额,脾气也愈发暴躁。于我而言,食物是最好的安慰剂。它不会提出要求,不会给你压力,只会在你的选择下美味的进...

  • 想象力,想什么?

    想象力,是人类面对人工智能的最后防线。只有人类可以把完全不搭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想象。 如果你是一个有想...

  • 法律思维-学习笔记

    但凡想做成一个事,最最基本的保证,是有一个利益有关的人对它负责。 法律是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就是人类...

  • 最后防线奶茶创业店,招商项目面向全国开启

    最后防线奶茶的兴起,让不少的投资者看到了财富希望,纷纷与最后防线加盟事业中心建立联系,希望通过最后防线,赚取更多的...

  • 一个反AI的产品经理

    alphaGO又一次战胜了李世石,围棋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点之一,有着极其复杂的决策树,意味着人类智慧的最后一道防线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是人类最后的防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qi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