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20-30年代毕业的青年人,他们一心都扑在谋生这件事情上。只想找个好工作。那时候学费还是很贵的,所以学生党要努力的打工,甚至一周在学习时间之外,还要打工40个小时。到了假期,要每周打工84小时。
那会的劳资关系是历史上最差的时期,美国工人开始成立劳工组织,经常组织罢工。这段时间是美国劳工历史上,最血腥暴力的阶段,当时产业工会的不少组织者都甚至遭到了谋杀。
罗斯福眼看着工会做大,但是他却并没有提前反应,他也并不喜欢与工会结盟,这其实不难理解,一个资本主义头子,跟一群穷光蛋结盟,除非有特殊的政治需求,否则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后来工会越搞越离谱,竟然开始囤积枪支,到处搞大罢工。
后来有人给罗斯福提建议,说要建立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规定工人有权选出特定的工会,可以在政府的监督下与资方谈判,罗斯福觉得此话有理,于是就通过了这个法案。但资方显然不买账,凭什么要涨工资,1935年继续发生流血冲突,为了镇压罢工,很多地方都出动了国民警卫队。
罗斯福此时已经四面楚歌,很多大法官都开始与他为敌,这段时间,100多法官签署了1600张禁令,阻止联邦法律执行。就是不支持罗斯福改革。甚至连全国工业复兴法也被判为无效,还给罗斯福扣上了犯罪的帽子。
法官们之所以这样,主要也是有政治需要,1932年罗斯福上任的时候,他许诺预算平衡,但是到了1936年,美国每年的赤字高达60-70亿美元,罗斯福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一些媒体也开始抨击他,银行家的支持资金骤降,1932年的时候,他们的钱占了罗斯福竞选资金的25%,而1936年,只有4%,这些人纷纷倒向了罗斯福的对手,共和党人,堪萨斯州州长兰登,作者说了句公道话,他说这就相当于农夫与蛇的故事,罗斯福挽救了经济,将美国从濒临破产的生死线上拉了回来,而这帮人吃饱了之后就开始骂厨子。用复苏得来的钱,开始反对罗斯福。
36年初,罗斯福的支持率跌倒了谷底,所以他也不得不着手讨好选民,比如稳定棉花价格。而那个兰登州长,号称堪萨斯的柯立芝。本来支持率不低,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也给他投了选票,但是倒霉就倒霉在胡佛身上,胡佛也支持兰登,还不断给他提建议。兰登攻击罗斯福就两招,一个是说他是犹太人的总统候选人,还有就是说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兰登还发动那些大公司支持他,像强生这样的公司,在给工人发工资的时候,附上了一张恐吓的纸条,说如果兰登竞选失败,你们将被解雇。这些资本家还挑动工人, 说要从你们的工资里扣除1%上交给政府,这是罗斯福规定的。工厂甚至贴出标语,不想交税,就反对罗斯福。
罗斯福此时低调参选,对于这种诽谤,他找到了一个无可辩驳的逻辑,并一击致命,他说他打击的对象都是商业垄断集团,投机倒把的份子,他说他们之所以恨我就是因为这些以权谋私者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其实就是告诉民众,敌人最痛恨的敌人,才是你们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最后的结果,罗斯福再次以毫无悬念的优势当选总统,兰登只赢得了2个州的选票。
自此之后,罗斯福提出的法案基本都获得了通过,因为经过两次选举,参众两院75%的席位都是民主党的了。共和党已经成了极少数。甚至当时有人都觉得,共和党可能已经难以为继了。
1937年大萧条的影响依旧没有过去,98%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低于5000美元,只有少数美国白人才拥有自己的房子,当时收入最高的是米高梅的路易斯梅耶,一年是116万美元,IBM的托马斯沃森,差不多一年42万美元,著名的烟草大王华盛顿希尔,是年收入38万美元,其实贫富差距并不大。所以尽管穷,大家也挺穷开心的。
罗斯福此时,准备解决法院老跟他对着干的问题,他的方法就是尽量往法院系统里安插自己的人。然后随时准备替换那些大法官。而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休斯,也意识到了这个威胁,奋起反抗,最终导致最高法院的改组计划失败。不过这个事还是有点效果的,罗斯福也安插了一些心腹进去。
37年还有一件事惹毛了罗斯福,工人运动领袖刘易斯带人闹事,通用汽车公司的工人开始静坐罢工,造成了工厂生产陷入瘫痪,刘易斯其实也想谈判,不想罢工,但通用汽车却并不屈服,当时通用汽车的高管,年薪达到20万美元,而普通的汽车工人,一年只能赚1000美元,所以工人严重不满。产联要求与通用汽车谈判,但是没什么用,这种情况下,工人才开始罢工。一开始只是静坐。而且迅速蔓延,刘易斯,也准备亲自进入通用汽车,告诉工人绝不让步。就这样双方坚持了44天之后,通用终于让步了,后来克莱斯勒也服软了,而福特最后还在坚持,并一直坚持到了1941年,后来福特也就此落后。再也拿不回市场地位了。工人胜利后,汽车厂商同意每周工作40小时,加班费按照1.5倍支付。这个事的示范效应是很强的, 于是全国各地工人纷纷效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