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读书笔记
读书分享:不一样的“绳之以法”——《无人生还》

读书分享:不一样的“绳之以法”——《无人生还》

作者: 普雅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01:33 被阅读42次

简介: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 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暴风雨让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同歌谣中所预言的,客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一】

          读书时,最初刚到别墅还没有审判时,我猜法官是凶手,因为他的职业道德要求他这么做。

          可是,留声机的审判词让我打消了这种念头,我推翻了我脑中对他们每个人的认识,打破了对他们职业的固有认知。

          在第三位将军死后,我猜过男仆人是凶手,因为他可以很轻易地就接近任何人,很遗憾,第二天他死了。

          随着剧情的展开,我甚至觉得家庭教师维拉小姐是凶手,很快又觉得她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可能杀死比他强壮的男人。

          之后我也想过,会不会是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怀疑而彼此互相杀害,又很遗憾,猜错了,在第五位布兰特老小姐死后,他们除了睡觉,几乎都有时间证人。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推翻自己的思考,看到最后,十个人全部死掉,我都毫无头绪。甚至有一秒觉得,是神在审判他们。

       案件在被世人发现报警后,警官仍旧毫无头绪。这让我内心平衡了许多。

       最最最精妙绝伦的一点是凶手最后的自白。

      看了自白,才恍然大悟,慢慢的把一切细节拼凑起来,一边看自白,一边倒退回去看每一点细节部分,不禁觉得“妙啊,就是妙啊”

         我喜欢书里这个歌谣,它更惊悚,读来与十个人的死状更为贴切,而综艺《一本好书》里的更温和,少了很多恐怖之感。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二】

           看《一本好书》综艺的时候,深深的被紧张刺激的情节所吸引:大家在别墅里碰面一边介绍自己一边向邀请他们的欧文夫妇表示感谢。

           欧文夫妇!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又从未出面现身的人。

           还有,还有那个留声机里的声音。。。。。。

           留声机里是对每个人杀人罪行的宣判。有人惨白着脸,一双眼睛睛骨碌骨碌地

转,而布莱特小姐紧紧地攥着自己的衣服。

           他们十人的辩解有铿锵有力的,有断断续续说不出话的,有干脆静默在一旁一句话也不说,静观其变的。

            看到这里,我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留声机里所说的罪行都是真的!

            依照着十人在卧室,在客厅,无所不在的十个小士兵惊悚的歌谣。每一个小士兵的消失,每个人的死状又与歌谣何其相似。 

             综艺中只是选取他们到达别墅后直到第六位法官死后还剩四个人截止 。

             书中故事开始则是从每个人收到欧文夫妇寄给他们的来信踏上旅程开始的,每个人收到信的反应同样值得期待。

             书中有人意识到是自己错了,深深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也有人执迷不悟,直到死的那一刻都认为那是别人的错,与自己毫无关联。这让故事精彩万分。

                                                                               【三】

         正如史航在《一本好书》中所说的那样,死的最早的那个人是否是罪行最轻的那个人?

         每个人越早忏悔罪行越轻,越不会受到内心恐惧煎熬,越是活到最后,明明知道自己会死亡,却只能等待死亡。    

          每个人都会是良民吗?

          不一定。这些人的确在自己的人生中做过有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出于自己的私心,而伤害了他人。那么,我们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不一样的“绳之以法”——《无人生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r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