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标题是套用村上君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得来的。
早上骑车走在上班的路上,我想起晚上要去打兵乓球,想起了队友说的发球问题,“有人告诉我要把球发到对方案子的最边上。”
所以我想起了村上君,想起了村上君说他不喜欢竞争。
我也不喜欢竞争,从小就不喜欢。
1. 小学时的启蒙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只乒乓球拍,开启了我和乒乓球的情缘。
当时的小学有一个水泥的乒乓球案子,连中间的网都没有。
当然了,平时除了偶尔有两个老师在放学的时候玩几下,也没见谁打过球。
我有了一只拍子之后,班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于是我们就一个人拿球拍,一个人拿本书开战。
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
一群小学生围着一个没有网的破破烂烂的水泥案子,拿着书像羽毛球一样打着乒乓球……
回到家,我就自己一个人在墙上磕着练习打球,那时候的快乐简单、朴素。
不过,那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打球这件事会伴随我很久,并且会在很多时候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
2 . 初中时的疯狂
上了初中之后,我开始疯狂地打球。
初一,我是在离家比较近的长宁中学上的。
当时我那一级的第一届把初中搬到高中的,所以学校有十个乒乓球案子。
那时候打的疯狂的,全班无论男生女生,都奋战在乒乓球案子上。
记得每每到了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们几个就提前收拾好书包,等下课的铃声一响,就提着书包冲刺到操场,抢占案子。
然后一直打球到天黑,才回家。
后来,初二的时候我转学了。
到现在,我爸妈还一直以为我要求转学是因为打球影响了学习,学不懂了所以要转学校。
其实是我觉得自己当时什么都没学懂,竟然期终考试是全班第五名,所以觉得不安,才要求转学的。
没想到,转学后的我简直人生开挂了。
以前的初中,我们只是放学后,去操场抢占案子。
现在的我们,一下课就在课桌上直接开战。
课间休息的时候,是单排课桌打,放学了则是把四张桌子拼起来打,用文具盒当网。
好吧,我的所有球技都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
我的好闺蜜也是那个时候结交的;
我的最好学习成绩也是那个时候开创的。
3. 高中时的冷落
上了高中以后,由于课程比较紧,作业比较多,所有打球打的真的很少。其实高中没学好,我一直觉得都是因为球没打好。
因为没有一帮人,可以一起打球,一起学习,没有了初中时的氛围。
4. 大学时的点点星光
上了大学,第一次知道学校竟然有兵乓球协会,我就果断参加了。
后来还担任了乒乓球协会的副主席,还在校内组织了几场乒乓球比赛。
其中有一次还代表学校去了太原理工打友谊赛,那一次我输的很惨。
后来,还是没有坚持打球。
被考四级,靠研,逛街代替了。
5. 工作后的奢华我参加工作之后的前几年,也很少打球。
这两年,单位成立了乒乓球队,才又开始打球。
感谢小时候,我们没有攻击性地开始打球,只是朴素的希望“自己打过去的球可以落在对方的案子上”。
所以到现在,我依然不能接受,从发球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如何让对方接不住。
“要一长一短”
“要发到对方反手”
“要一软一硬”
“要发到对方案子的最边上”
也许、大概、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喜欢打球就是因为这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是朋友之间玩耍的一种方式,是彼此欣赏和尊重技术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经常感慨,打球的条件真是太好了。
室内的场地,比起小时候下雪天打球时手指头的疼痛,脚底下的坑坑挖挖,案子上堆满的积雪,现在明亮的灯光,还有满屋子的暖气,都让我感到奢华。
可是如果打球只是为了赢,那么一定是不适合我了。
继续打球,不忘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