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做一些工作方向上的改变

想做一些工作方向上的改变

作者: 清水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17-07-01 20:28 被阅读102次

    自己关于公司产品研发方面的一些困惑很想和阳哥交流交流,不知道阳哥明天上午或下午什么时候有时间?希望能到公司聊聊天~

    一、自己的现状与困惑

    目前,自己已经进行了两年的产品前端研发,前端实操性方面渐渐有一定的熟练程度。在两年中除了正常的产品研发之外,核心做了三点工作:①基础UI标签文档的规整撰写,②对底层前端框架代码进行优化和扩展,增强功能,便于维护。③通过技术手段简化代码书写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就目前的态势分析,
    一方面,自己在框架变更方面能做的最大价值的事情基本已经输出完毕,至于文档的进一步详尽化补全、基于新需求对基础UI标签进行调整,在我看来也都是小修小补的操作了。架子已经搭好,做好传承工作,日积月累渐渐完善即可。而netiler-ui这套前端框架设计理念也已经基本吃透,使用起来并无新意。
    另一方面,我们的用户关心软件的用户体验,实际上美观程度在其次,更在意的是软件设计的行为,即基于业务流程而设计的软件使用流程,能解决业务需求,操作简洁、易学,具有操作引导性的软件会很受欢迎。简而言之,能用好用有用。我觉得我们软件的美观程度方面,基于目前团队实力来看已经是超过用户预期的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的方面有:如何让页面的产出更有效率,如何让页面更易被维护?

    所以自己在这方面思索很多。时常关注前端工程化、模块化、单元测试方面的内容,思考如何能进一步优化前后端的工作流。但发现由于这些领域强烈地依赖于nodejs,而自己在这方面尚涉猎不深,实操机会少,且公司的整体前端人员的能力尚不能支撑全面引入nodejs技术栈。所以自己私下探索半天,也不能给公司带来有效的价值变现,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感回馈。而自己又是一个强烈注重价值感的人。

    二、想做出的改变

    所以我希望能做一些工作方向上的改变,我想去接触用户,从言谈举止中搜集用户的真实感受,将自己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用户需求收集、产品的原型设计方面,以增强自己对于产品的理解能力。希望在这方面能得到一些指导。

    比如说,平时或周六周日如果有客户过来交流沟通业务需求,或是我们和客户做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产品需求碰撞会议,希望我能在旁边进行旁听。比如说,我也可以参与到前线的需求调研中,在源头处了解需求,并参与到需求的转化和产品原型设计中。

    用户讲述最原始的需求→需求采集者进行需求搜集→需求整理→业务流程图→产品原型图→设计师进行骨肉包装美化→前端制作。

    这每一个环节实际都将最原始的需求进行了一次变换。而在最后前端这个环节,得到的仅仅是一个psd文件。所以前端新手处理问题很容易片面化,缺乏大局观。比如,我就很想了解整个产品的设计理念,包括产品的功能、所解决的具体业务问题、每条业务的具体流程线,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流程设计、有没有更好的流程设计。他可能会去询问上游人员一些产品的设计理念,会去私下进行逆向思考,反推最原始的需求。而我认为缺乏大局观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这会带来如下,三点问题:

    • 软件的前端代码结构(页面和js上的逻辑划分)主要依赖于前端对于设计图的理解。不能说问题很大,但是如果懂整体需求和具体业务线的流程,我相信他会做的更好。
    • 软件的变量命名随意,又是基于自己对于业务的翻译,不够准确专业,没有紧贴业务线。
    • 没有对产品的整体需求认知和清晰的业务流程线梳理,并形成需求文档,给后期维护工作带来困难。(很多时候自己觉得如果我们那些文档是用于交付的就让它用于交付的,如果研发人员能有自己的文档并用于保存其实对后期维护及需求传递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很多东西靠经验也是可以弥补,但是经验来源于哪里?一方面自己做的产品自己去使用,在使用中自己发现不顺手的地方进行调优。而很多我们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面向于客户,与我们的实际办公环境而言没有应用场景。也就缺少了使用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有过产品需求搜集到产品原型制作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会培养出对于软件设计思维的整体认知,而这样的思维会帮助前端对于软件整体的功能达到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之前有过几次项目压力,自己细细分析,主要也是与对于产品具体业务流程不清楚有关系。当时,自身不愿主动沟通是最大的问题,这个自己会慢慢改善。

    这也让我意识到技术是为了需求服务的,光关注于技术是不能紧贴实际的,而相反,紧跟实际需求反而能推动自己技术的进步,而且是有方向性有目的性的抬升。

    三、对于改变,自己的能力支撑情况

    • 自己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比如对于需求对接的会议,可以进行会议纪要。在需求搜集环节中可以很好地记录信息。
    • 沟通的潜力。自己虽然并未表现出善于沟通的一面,但是基于想去了解客户需求这一明确的目标,沟通能力会得到有效增强,我相信在一定时间的锻炼会得到提升。
    • 产品原型目前虽然没有设计思路和实践,但是很愿意去尝试,觉得这对于锻炼逻辑思维、理解具体业务流程和认知软件整体架构方面很有帮助。

    四、想深入交流的其他点

    问一些自己平时不怎么了解,但是很想去知道的东西。
    现将这些好奇点罗列如下:

    • 公司的用户方面。以前我们的用户也有一些大型国企(如北汽,南汽)。但为什么后来我们逐渐倾向于“服务于部队”,将目标用户群锁定到了军队。是因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低谷期后,基于当时所拥有的用户群体以及军队的业务领域相对较稳定(相应的技术需求变动不大),而做出的一次企业战略调整吗?军队用户、军队软件领域又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 军队用户需求(业务)方面。什么是需求调研,我们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主要是在搜集什么信息,沟通哪些内容?需求调研是不是更侧重于利用服务端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前端知识在这方面是否有价值?能否举一个具体的需求转化的例子,即我们是如何提供解决方案来解决用户提出的需求的。需求具体变现为软件的过程是怎样的,大脑是怎么构思的(理清业务流程转换成原型图的过程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 国产化。国产化是什么?我们在展示厅里展示的是产品,那么在国产化里面展示的又是什么呢?
    • 公司的产品领域方面。据我了解,按业务领域划分,目前公司的主打软件有集中管控,top,IM,PCS分别为涉密电子信息处理,办公自动化,即时通讯,复印打印文件、光盘刻录几条业务线提供了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目前积淀的产品财富,那么军方还有哪些产品领域的可能,我们未来可能会涉足的领域又有哪些?比如目前联合创编、还有马上展开的prezi展示软件,给人一种在做文档类办公软件的感觉,那为什么用户不选择用microsoft office或是wps来做展示呢?
    • 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与缺陷。优势是什么?是客户的忠诚度或建立的客户关系吗?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是否有过我们从竞争对手手中抢来客户的情况?是否有过我们由于产品问题,导致老客户流失的情况?当前据我了解我们的产品主要是产品稳定性的问题,即新增功能影响旧有功能的正常使用或由于错误的修改导致某些功能异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做一些工作方向上的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t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