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涉及到内部和外部表现的联系。思维的深刻性应建立在我们的对事物的元认知上,自己的认识深度决定着自己思维的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常老师说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此处提出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事物的根源抓起,任何事情都有其本源所在。所有的个人表现都是有内在原因决定的,就像我把的孩子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一样。我们只注重了他的结果表现却没有在意他的本质问题,去年我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总是跟不上,大家都背的滚瓜烂熟了。可是他却连读都还有些问题,所以我让同学帮助他把新出现的字词都给他注上了拼音。可是他还是跟不上,于此我则认为他没有用心。这是通过做题所变现出来的现象问题,但是再一次测试中,我见他对上面的字词注音一直下不去手,通过了解原来他的问题是在拼音上。也就是说之前我让同学帮他注上的拼音他压根儿就不认识。而我理解的方向都错了。所以通过这一事,我对于后面同学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便没有那么果断了。我会具体去思考这表现背后的问题。任何事件的表现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也必须有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透过变化发展过程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说现象是果,本质就是因。因果之间一直都存在着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种因果之间的变化必定是有迹可循的,它往往预示着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规律。这是一种教育现象,因此有智慧的老师会在学生每一次的因果之中发现一种成长的客观规律。从而去规避这种教育中的问题。去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预见未来。
三、思维习惯决定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来源于对思维的实践和反思,形成客观可实施的思维活动。对于每一件事物的变化都要有“思其源”的喜欢,很多事都能通过现象看出本质所在,所以对于教育中的问题,我们要多形成几个为什么,要习惯性的思考背后的原因,从而总结这种规律所在,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再现。正如常老师所讲的:“思维的深刻性取决于我们平时的思维习惯,这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维磨炼和实践检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复杂疑难的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因此这种思维规律更多的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去产生的,利用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去深入反思,形成一种可呈现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结论,从未去锻炼思维的深刻性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