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与我一同在外地培训, 6岁的女儿要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朋友接受了女儿同学妈妈的邀请,答应商量婆婆,请她老人家带女儿同去,时间定在第二天的中午。这也是朋友女儿很开心的事了。
朋友先拨通老公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我上班,怎么办?”朋友未强老公所难,而是让老公把电话给婆婆。婆婆问清缘由,坚定地说: “我不去!我一与人家不熟,一个也不认识;二是孩子的生日,我一个老人不便空手参加,给什么礼物,我心里也没数;三是聚会的地方我没去过,心里没底。”态度坚决,且有理有据。最后不忘加一句:“你可以把他们叫来,我来打点。”任凭朋友再商量也没用,就撂下一句话:“我不去!” 真诚而坚定地拒绝。
朋友无法,再请老公接电话,柔声问:“怎么办啊?你问问孩子想去吗?”那边一问,孩子委屈地哭了:“我和同学都约好了,可是~~”。丈夫被女儿哭软了:“你呀,没办法。我安排一下,看明天中午能否早些回来,送孩子去?”一会儿来电话说:“放心吧,可以了!”孩子破涕为笑,朋友也舒开了紧锁的眉头。
在与朋友一同经历了紧张而最终达成女儿的心愿后,我却对朋友婆婆的拒绝很感兴趣。其一,婆婆的拒绝并未引起我朋友的不舒服,相反还深表理解;其二,我是个不怎么会拒绝别人的人!所以,格外关注。
在我心中,拒绝别人,真是一门艺术。百度发现,拒绝别人有五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不拒绝。即不舒服时还忍着,委屈自己,通过自我强迫来成全别人。第二重境界是因代价太大而拒绝。当知道满足别人代价太大时,才会拒绝。第三重境界是找借口拒绝。面对别人的需求,艰难地搜索大脑,编造理由。所以,这里的借口不是真正的原因,拒绝的主体是“现实”而不是我。拒绝的第四重境界是不带理由的拒绝。就是真诚的表达“我不愿意”,把拒绝的主体换成了“我”,我要先照顾好我自己,在我不愿意的时候,我就要告诉你。因为没有“现实”的理由,因此,这种拒绝很难被攻克。第五重境界是反提要求。就是以退为进,反客为主,向对方提要求,让他陷入到如何拒绝我和无法拒绝我的境地里。即表达“我愿意满足你,但你得先满足我一个更难的”,从而让对方自己主动退去。其中,前四重拒绝都是在防御,第五重境界根本不需要拒绝。而朋友的婆婆,刚才的拒绝可以划归为第四重。
这五种拒绝境界,没有哪种更高级。真正的高级是灵活。有些情境,就是不适合拒绝,所以你就需委屈自己,满足别人,以换得一定的利益或安全感;有些情境,你无法满足别人,你就可以真诚表达自己的困境,告知对方自己真实的意愿,虽不满足,真心犹在;有些情境,你就要找借口委婉拒绝,以保全双方面子,不至尴尬,让关系犹在;有些情境,你可以任性做自己,简单说出我不愿意,让其另想办法;有些情境,是需要用一点套路,消耗一点智商和情商,让拒绝变得聪慧。
人之所以难以表达拒绝,是因为潜意识里存有“我的感受和意愿都是不重要的”这一信念。看到并破除你潜意识里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你拒绝的水平会提升,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
拒绝困难的人,如我,有必要思考你通常在拒绝的哪个层次里,然后进一步学习,以提升自己拒绝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