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架载有11名客人的飞机正平稳地飞行在万米高空,两名空乘人员在为大家服务。快到目的地了,其中一名空乘人员需要叫醒一位正在酣睡的女士,顺便将服务费一并收取。然而,当他来到这位女士面前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这位女士并不是在熟睡,而已经溘然长逝了!
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谋杀的?机上人员加上两名服务生也就13名成员,那么,凶手必定隐藏在另外12名人员当中,因为服务生清楚地记得,在发现该女士死亡之前的一个小时,他还为她端过咖啡,当时的她并无任何异常状况。
这12名人员中,有一位我们可以排除嫌疑,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比利时私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先生。
虽然凶案就发生在眼前,但波洛先生遗憾的是,因为他身体不适,一上飞机就闭目养神,并没有注意到机舱内的任何活动。所以,与杀人凶手擦肩而过,这让他感到很懊悔。但事已至此,只能全力与当地警察联手调查这起离奇的凶杀案。
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云中命案》就从这件事中拉开了帷幕。
密室杀人,是很多侦探推理小说惯用的手法。虽然情节类似,但读者依然乐此不疲的原因就是案件的多样性。而且,通过边阅读边思考的方式,与小说中的侦探一起去进行逻辑推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分析,能够找到真正的凶手。
因为密室杀人案,与凶手有关的人物并不多,对于推理有兴趣的读者,就可以有较多的精力去寻找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从而推断凶手是谁。
在我读这本小说时,发现之前的一位读者,已经用铅笔在很多地方划了重点符号和问好,同时在旁边圈注自己的分析。刚开始时,我觉得挺有趣,会仔细看一看,但到了后来发现不能看,而且必须擦除(好在对方用的是铅笔),否则他很有可能会误导我的分析与判断。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很正确的,尽管我最终也没能猜出来究竟是谁在飞机上杀了那位可怜的女士,但很享受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的推理。
被害人吉赛尔夫人,是一名高级放贷人。她的放贷标准极高,对于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是不可能从她那里借到钱的。所以,有没有可能,她的被杀和某些借了钱又无法按时偿还的人有关呢?
最初我的推断就是如此。吉赛尔夫人的死,对欠债人是最有利的。那么,谁会有可能从吉赛尔夫人那里借到钱,但事情发生无法预想的转变,最终无能力偿还而起杀心呢?
波洛先生和英法两地的警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彻底地调查。从表面来看,这是最有可能发生谋杀的情况。
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波洛先生渐渐发现一些端倪,吉赛尔夫人的死似乎和她的放贷没有多大关系。
因为据她的仆人埃莉斯交代,主人吩咐她,只要知道主人出了什么意外,有关她借贷的所有资料立刻销毁。当波洛和杰普警督见到埃莉斯的时候,她已经将所有的借贷票据全部销毁了。
而且这一点,所有的借贷人都明白。既然如此,因为还不起钱而起杀意的推断就无法成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吉赛尔夫人的惨死,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用一种极其罕见的土著人才有的毒素将其杀死?真相再一次扑朔迷离。
虽然本案涉及到的人物并不多,但悬念的设置很独到。凡是读者能够猜到的,都被否定。所以,我特别佩服侦探推理小说作家,他们思维的敏锐度似乎总是高于普通读者,对人性的探索和挖掘总是会更深一层。
侦探推理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推理的乐趣,更多的是对人性人心的探索。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20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