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

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

作者: 敦煌的南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20:28 被阅读0次

不空(705—774)其人,俗姓康,法名智藏,因之唐肃宗赐师号“大广智三藏和尚”,灭度后,唐代宗又加谥号“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不空”是其登坛密号,全称“不空金刚”,据载唐肃宗为表示尊崇之意,下诏不直指其名,但称其号,由此行用“不空”之名。不空祖籍北印度,因父母早亡,从小生活在康居国,便随母姓(外国侨民按国别称姓)。十岁时跟随舅父迁居武威的昭武城,后游历太原,十三岁往南海,途中师事金刚智,随之返回中国,活动于长安、洛阳间,奉侍左右,参预译经。开元末(741)金刚智圆寂,不空为之料理后事,翌年前往师子国、印度,求法巡礼。拜普贤阿阇梨为师,获得十八会《金刚顶经》等密法,历经五年,返回长安。遂受唐玄宗师礼,名动京城。但因参与宫廷纷争,一度被驱逐出京,贬居韶关。五年后才获准由节度使哥舒翰迎至武威,开始译经。时值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避乱,肃宗在灵武登基,不空从中为肃宗出谋划策,以法护驾,靖难有功,遂深得肃宗父子尊崇,赐号进爵,尊为国师,出入宫廷。史载“通籍禁中,势移公卿”。尤其唐代宗先后制授特进、试鸿胪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追赠司空,其爵位从正二品文散官,直至正一品职事官位。史称其“生荣死哀,西域传法僧至此,今古少类矣”,而“阶爵之极,唯不空矣”。不空驻锡大兴善寺,译经弘法,灌顶度人,数以万计。又在京城及天下寺院奏置文殊院,普诵尊胜陀罗尼咒。在五台山建造金阁寺及玉华寺,史载金阁寺“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其宗教影响尤其是政治地位,再无他僧匹敌。

不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后秦时的鸠摩罗什以及同朝年代稍前的义净、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其中鸠摩罗什的译经影响最大,玄奘的译经数量最多,而义净的翻译以戒律见长,不空的翻译则以密教仪轨见重。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敕令迁寺于新都,命为大兴善寺。《长安志》载:寺建成后,其正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制度与太庙同。唐时寺在长安城内靖善坊。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太宗令以波颇主寺内译场。唐玄宗开元四年至八年(716—720年),大兴善寺为长安三大译场之一,也成为中国佛教密宗圣地。

大兴善寺为中国汉传佛教密宗祖庭,在密宗里,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智如来”,代表中、南、东、西、北正方。

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唐高宗李治(628-683)为其太子在长安在一旧基上建一伽蓝。翌年即显庆二年(657),赐名“西明寺”。《两京新记》(成书约唐天宝年间)记载西明寺是长安当时规模最大的寺庙,又讲此寺为唐高宗在隋代重臣杨素的大宅基础上新建成的寺庙。据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记,“显庆二年六月十二日,西明寺成,道俗云合,幢盖严华,明晨良日,将欲入寺,箫鼓振地,香华乱空。自北城之达南寺,十余里中,街衢阗。至十三日清旦,帝御安福门上。郡公僚佐,备列于下。内出绣像长旛,高广惊于视听,从于大街,沿路南往,并皆御览,事讫方还。”这段实录,有两处至为重要,一、西明寺落成之日,唐高宗亲自参加了典礼;二、西明寺的气派无比浩大。这便证明了道宣所述的“天子之寺”的威隆。温飞卿有一首《题西明寺僧院》诗,其颔联云:“为寻名画来过寺,因访闲人得看棋。”

代宗所受的灌顶仪式,并不是单纯的转轮王登位仪式,而是佛王的登位仪式。西明寺上座沙門怀感等所上的表中,提到两条有关代宗佛王形象的文字,乃是代宗使用佛王形象的最早记录。此二条文字的佛王形象:金绳之界弥勒下生,玉京之中轮王出现;及吾君至圣,佛力至慈。文字说明,代宗受法轮王灌顶仪式后,即步武则天的后尘,以弥勒佛王(Buddharaja Maitreya)的面貌统治天下。

武氏为了以佛教治国,即同時以弥勒佛下生及女转轮王出世的弥勒佛王形象统治大周。怀感等所言的(2):“吾君至圣·佛力至慈”乃是对应(1):“金绳之界弥勒下生·玉京之

中轮王出现“而言。这两句话都有说明代宗同時以转轮王及弥勒佛下生的面貌统治大唐之事。既圣“转轮王”且神“佛力或弥勒”。·也是武则天在以弥勒佛王面貌统治大周,称呼自己为圣神皇帝”的原因。

到大历十一年,李太实在敦壤莫高留所開的具有登镣及说明代宗所使用的佛王信仰内容及佛王形象的14窟·亦沿用武则天说明其弥勒佛王信仰及形象的造像方法,说明代宗也有用弥勒佛王的面貌统治治唐室的史實。此造像的内容,就是学者所谓的弥勒上下生经合绘图”或“弥勒上下生经变”。

金绳出自《法华经》,其中讲到佛教理想国——离垢国,其道路以金绳为界。觉路是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唐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相关文章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三:佛教与艺术

    转自:济群法师 三、佛教与艺术 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

  • 2017年度总结9【展览】【现场】【其他】

    【展览】 1. 深圳博物馆 ① 曼荼罗 法门寺与唐代密教艺术展 ② 祥云托起珠穆朗玛 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 ③ 观照...

  • 安居士/海滨:夏日莲歌4

    莲花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

  • 博物馆照明之舒心堂•生空间:100幅汉传佛教佛菩萨圣像,埃克苏(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本土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又称作“像教”,足见图像对佛教的重要意义,为了弘扬优秀佛教文...

  • 藏族佛传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

  • 我的佛教观

    我的佛教观是:大乘佛教,大众佛教,人生佛教与科学佛教。大乘佛教,简单来讲,是智慧大,心量大,境界大。这三大决定了它...

  • 敦煌石窟艺术

    从艺术的角度看,佛教石窟包括三个方面的艺术: (一)建筑艺术。 北朝到唐代流行的覆斗顶窟等等,就是吸取了中国传统建...

  • 保利艺术博物馆之佛造像

    保利艺术博物“中国石刻佛教造像艺术精品陈列”,通过40余件北朝至唐代(公元5至8世纪)的石刻佛像,勾勒出巅峰期中国...

  • 佛教——宇宙实相学纲宗16

    第二篇 通途篇 第六章 鼎盛的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产生八大宗、两小宗的兴盛局面。 ...

  • 禁欲的佛教也有“艳情味”?

    是“绝情”还是“艳情”? 对很多中国人看来,佛教是“禁欲”的。而在佛教产生地的古印度,却出现了许多这样的佛教艺术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cu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