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三百首-38

唐诗三百首-38

作者: 芦苇在读读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24-08-30 15:57 被阅读0次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他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其诗作思想进步、语言刚健、风骨峥嵘,对唐代诗歌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当时,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武攸宜平庸无能,面对契丹威胁毫无谋略,陈子昂进谏反被贬斥,因此他登上幽州台(古代又称燕台,传为燕昭王招揽人才所筑)抒发失意的感慨 。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雄(古人)的追怀与对未来贤者的期盼,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因为他在当下并未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的深思与感慨。他感受到宇宙的浩渺与人生的短暂,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孤独,从而引发了深深的哀伤与感慨,以至于独自流泪。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更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广泛的影响。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普遍现象与悲惨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并广为传诵。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当我一个人独处时会想到它,这种在时空中感悟孤独的心情让我觉得和作者一样我们都是时空中的过客,从而在孤独中认识自我,对周遭的人事都能坦然面对,汲取更大的力量放在提升自己上。无论遇到何种困境与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面对并努力克服。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三百首-3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cx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