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如意,多半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读书太少。”——杨绛
杨绛先生是一位被称作先生的女士,她之所以被称作先生,不仅是因为大家对她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她的才华的认可。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者,一生集多种成就于一身。杨绛先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饱读诗书。杨绛先生小时候有一次爸爸问他:“如果一星期不读书会怎样?”杨绛先生想都没想回答道:“一星期都白活了!”
杨绛先生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发自肺腑。杨绛先生从小嗜书如命,对书籍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很少有人知道,就连风靡全球的《我们仨》也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出版的。
杨绛先生一生读书无数,学习能力也是强的惊人,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相继去世后,杨绛先生忍着巨大的悲痛静下心来翻译了《裴多》和《堂吉柯德》等脍炙人口的名作,很少有人知道,杨绛先生的法语也是自学的。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读书,才能保持通透睿智,才能活得洒脱。因为不断地学习会让一个人的思维保持活跃,不至于止步不前,当一个人的生活陷入困顿,一个经常学习和读书的人则会想着如何静下心来解决眼下的困境,而不是只会借酒消愁,怨天尤人,凄凄艾艾。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你所有遇到的问题前人都已经有了答案,而且都写在了书里,就看你愿不愿意去读。”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
多读书并不是因为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物质财富,而是因为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让一个人活得更睿智、更沉稳,遇事不慌,坦然面对,这便是一个人读书的意义所在。
一个经常阅读的人是不会有太多烦恼的,因为你的烦恼已经在阅读中消耗殆尽。“读一本好书,交一个益友”,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亦是在与一个智者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与比自己智慧的人进行沟通,你还会有烦恼吗?
在当下这个人人焦虑的社会,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实属不易,而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关键则是一个人要有通透洒脱的人生态度、要有长远睿智的目光,而这些都是从阅读和学习中得来的,不是从短视频和与朋友聊天中得来的。
一个人的心脏只有那么大,左心脏和右心脏,心脏里装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你的心不被书籍填充就会被乱七八糟的生活琐事填充,所以一个不读书的人就会想得很多,想得越多,你就会越烦躁,越焦虑,越过不好眼下的生活。
一个人的思想是很难改变的,最起码别人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阅读却可以改变。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悲伤、痛苦、抱怨、无奈和焦虑,如果你的负面情绪来不及消化,那么你便会一直负重前行,直到有一天你会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怀疑活着的意义何在。
所以,不读书的人是过不好这一生的。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及时卸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而卸掉思想包袱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和学习,因为唯有阅读和学习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心境改变了相貌才会改变,相貌改变了磁场才会发生改变,否则只会如行尸走肉般活得疲惫不堪,没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