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演讲打卡练习第1346天感受变化,每天一分钟,成为最美好的自己
参加助理督导培训学习已经三个月了,线下培训这是第四次,我对一些学习指标还是有疑问,老师为了统一答疑解惑,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下午的学习大讨论时间,这个方式深受同学们欢迎。我们首先被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桌长,还有一位记录员,桌长是固定不动的,其他成员都可以在一轮讨论结束后,自由流动到其他小组。
第一轮讨论的议题是在学习中遇见了什么样的问题或是困难,同学们是疯狂吐槽,真诚的有些肆无忌惮。比如我就提到了督导老师反馈不及时,不管我们发什么邮件给督导老师,就是收不到任何反馈。还有一位学员说督导老师不够真诚,对于解决问题有所保留,只会给一半,而不是全给。
在讨论中,各种视角都会暴露出来。有的学员认为培训地点不固定,这样有不便之处。有的学员认为培训时间不固定,这样不好安排时间。让同学们呼声最高的就是觉得书面督导一周一次,这个频率太高了。我也有同感,截止到三月底,我需要完成十二篇书面督导。
第一轮讨论结束后,老师又安排我们讨论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这是自问自答的一个过程,也是群策群力的时候。虽然刚开始是怨天尤人的过程,但最终要落脚到解决问题的点上。学员提到督导老师不够真诚,我们其实也要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聚焦,让督导老师给出针对性的答案。还有督导老师反馈不及时,我们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直接问督导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而且问到督导老师回答为止。还有培训时间和地点不固定的问题,这个可以提前在群里发通知,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我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再经过讨论,又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帮我们理清了整个学习的流程和思路。第三轮的讨论,所有学员又回到最初的原始小组,老师又让我们讨论如果将好的建议运用到小组的管理中。这算是终极思考,让我们马上将经验变现。
我是在第一小组,组中唯一的男生成为了我们的组长。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提出组员都要帮组长分担一些任务,我本来想一个组员负责一项学习任务,比如云朵适合书面督导的任务,她就负责督促组员把书面督导的任务及时完成。淑红姐适合同辈督导,她就负责督促组员把同辈督导的任务完成。可是组长有不一样想法,他提出让当月负责同辈督导的组员负责把所有的学习任务督促大家提前完成,这样的方式确实更好,至少让大家都体验了当管理员的角色,也相当于做了实习督导。
通过学习大讨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了学习的任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可是通过大家的讨论,也都各自有了正确和满意的答案。期待接下来的学习,我可以顺利完成所有学习任务,拿到结业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