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民币3个月升值4%,是国际货币了吗?注意三个因素

人民币3个月升值4%,是国际货币了吗?注意三个因素

作者: 砖家财经 | 来源:发表于2020-10-06 23:35 被阅读0次

今年年初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

至9月初,过去三个月的累计升值超过4%。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走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的机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都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本砖家认为,人民币要真正走向国际化,成为国际公认货币,必须要注意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离岸交易与汇率稳定

真正需要追求的是储备能力和安全性,现在不是大规模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最佳时机。

过去,汇率是中央银行主导的宏观政策工具,促进利率市场化是央行努力的重点。例如,推行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还需要专门的工具来同时维护人民币的在岸和离岸市场。

从实际的角度看,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尤其需要努力加强离岸市场管理以规避风险,人民币真正的国际化意味着人民币的离岸化。

近两年来,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的交易量正在增加。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和中国资产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检验。中国目前仍然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国的海外资产总额达5万亿美元,下一步,如果离开了美元的支撑,人民币的汇率能否稳定?这仍是一个问题。

第二,支付安全性

从安全性的角度,人民币还需要建立安全且得到世界公认的支付系统。

我国从2012年4月开始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2015年10月正式启动,2018年3月CIPS系统(二期)运行后实现了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可以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实际覆盖16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年处理业务188万笔,金额34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7537笔,金额1357亿元。

应该说,CIPS的成绩数据非常不错,但对照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目标却还不够,因为现在的国际支付系统仍然以SWIFT为基础,我们有必要建立国际社会认可的支付系统,并努力避免支付系统的政治化。

第三,购买力问题

过去很多人用PPP(购买力平价)来评估汇率,但是我们放到现实中会发现,这种评估方式往往有很大的误差及争议。

个人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实际购买力的判断恐怕需要新的标准。比如,是否考虑以股票价值作为货币汇率评估的参照系。

以韩元汇率为例,对照三星的股价来看,韩元与美元的汇率大体稳定在1200。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海外公司的良好表现支撑着日元持续升值。

如果我国能够改善企业的海外布局,提高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吸引力,就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购买中国公司的股票,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支持,从而保障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升,让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民币3个月升值4%,是国际货币了吗?注意三个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mx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