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旅行旅行中的故事
张国焘 鲜为人知的往事 雨中探访巴中将帅碑林

张国焘 鲜为人知的往事 雨中探访巴中将帅碑林

作者: 何崇秋 | 来源:发表于2016-10-21 14:14 被阅读3433次

去年春节初二,一家老小前往四川阆中古城游玩,不过瘾,特过路巴中市,发现巴中的南龛山有中国最大的将帅碑林及红四方面军纪念馆,遂冒雨前往了解这段几乎被封存的历史。后文章发表在2015,12月的各界导报(记者有删节),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现原文在简书发布,鲜有的历史真相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巴中将帅碑林 发表在各界导报,有删节

原文:

昨天(乙未春节初二)告别朱德故里,晚宿巴中市,清晨醒来时春雨忽来,虽是春雨但也夹杂着寒风,吹在脸上还真有点冷飕飕的感觉,比起前天阆中的风和日丽行程上确有不便,但想着瞻仰慕名已久的将帅碑林还是决定冒雨前往.

红军将帅子女捐刻的碑林

雨中的将帅碑林,由于正在扩建不接待游客且道路泥泞,我们得到门卫同意后步履蹒跚进去参观.

扩建中
将帅碑林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城南的南龛山山顶,是全国第二大苏维埃-川陕革命根据地,从巴中市区十分钟车程即到,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红军将领碑林,特别是以张国焘为首的红四方面军将领石头雕像,像王树声,陈昌浩,徐向前,李先念等,这段冰封的历史在这里只是冰山一角,想当年张国焘重兵在握,红军总政委,虽飞扬跋扈,但也是老谋深算,到底如何与第一方面军分道扬镳,西路军西上折兵损将两万余人,史书上只有两个字“惨烈”就过了,只可惜他遇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伟大人物,,才有他客死加拿大,丢了卿卿性命的悲剧,真正人生一个惨烈. 历史终将过去,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仿佛又在告诉我们未来……
赤化全川~苏区时代的石刻

位于川陕交界地带秦巴山区腹地的巴中,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向西战略转移,于12月挺进川北。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4个师的1.5万人发展到5个军的8万人之众,建立了4.2万平方公里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一直到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 

现代红二代的石刻

将帅碑林全称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林的建造旨在纪念和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到目前为止,这里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刘伯坚烈士纪念园等12大碑区,共嵌碑4000余块,石刻红军烈士英名12.1万个,为3000余位红军将士建立了个人纪念碑。

红四方面军纪念碑

快抵达将帅碑林大门时,沿途可看到镌刻在路边山崖上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红军万岁”,“平分土地”,字体四米见方,分别是由不同红军后代捐款镌刻的。据史料载,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开展宣传活动的一大创新,当年红四方面军编制中有二十多位石匠,他们在川陕苏区的山山水水,留下三千余幅石刻标语,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刻在通江县沙溪乡岩壁之上的“赤化全川”四个大字,笔画槽内可躺卧一人,十余里外即清晰可见,堪称世界石刻之最,可见我党的宣传是多么的厉害。如果当年的石匠还健在的话,肯定功盖过现在的文艺将军。

陈昌浩、王树声、徐向前、李先念等雕像
进入碑林后的第一道景观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这里有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等塑像。  张国焘的塑像放置在比这几位将军塑像的平台低1米多的地方,这表示他后来结局。而且他的塑像与其他塑像面面相对,表示他们的意见相左。但是,张国焘的位置却是在碑林长廊的始端,这又象征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他是塑像下正面刻着:红军总政委、中共一大代表;背后刻有生平简介。下面为张国焘雕塑。
张国焘雕塑上的对联耐人寻味

1916年张国焘成为北大学子,那一年他是北大学生会主席,那一年他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中共建党初期的高级领导人,他是刚到京城的北飘青年.风云变幻到了1935年,红军两大主力会师之时,张国焘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警卫来迎接他。这一年他有强壮的四万人马,他只有刚过雪山草地宣传中的八千人.后来史书记载:作为红四方面军领导人的张国焘野心膨胀,妄图以军力胁迫党中央,以获得党政大权。

延安时期
1938年4月,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之机逃往重庆,投入蒋介石的怀抱。抗战胜利后,张国焘随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在台湾,他的处境更加恶劣,不仅没人重视他,就连自己看好的住宅也被强占,在这种情况下,心灰意冷的张国焘在1949 年冬携妻子杨子烈和三个儿子离开台北来到了香港。这一年他是无处藏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流浪人士,这一年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也许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假如当年他没离开延安,也许文革时期早就一命呜呼哀哉!
将帅碑林

1937年张国焘在延安,据说当年有人登门道歉,你受委屈了.

还原张国焘的最后结局  

大陆从没有过任何一个记者进行过采访报道,不知何时对于张国焘的死却有了这样的描述“1979年12月3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天气异常寒冷,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老人病院的病床上,一位老人忍受着严寒的侵袭。身边没有护士,也没有亲人。他就这样凄惨地客死异国他乡。他,就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13位代表之一,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庭抗礼,最后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的张国焘。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张国焘的晚年贫寒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是被活活冻死的。难道加拿大这个国家就是个“万恶的旧社会”?和晚年张国焘很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璐先生曾证实,加拿大是个很富足的国度,每个人都有生活无忧的保证。他承认张国焘很失落,但一点都不穷,所谓“冻死”是不存在的。如果一旦被冻死,多伦多的这家老人院将面临倒闭和巨额赔偿。别忘了加拿大不是前苏联,是个典型的民主国家,连时任总理特鲁多都在众目暌暌之下,何况个老人院。

还有另一种不靠谱的说法张国焘夫妇在加拿大时生活很艰难。因三个儿子均无力负担他们的生活,两人于 1968 年到多伦多与儿子短住一个时期后,很快就开始领取政府养老金并靠此生活。张国焘去世后,张家无钱安葬,据有关资料,最后还是由杨子烈出面,经人求助于当年在俄国受过张国焘救助的蒋经国,蒋安排下属汇了 3500元美金,这才解了张国焘的后事之忧,使其 “死有葬身之地”。

    紧挨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的,就是碑林长廊。碑林长廊是将帅碑林的主体工程,共三处。主要为红四方面军将士镌立个人纪念单碑。长廊以纪念像园为中心,向左右起伏蜿蜒,依山就势而建,全长近800米,廊宽6米。金黄色琉璃瓦廊顶,转角处建八角亭。纪念碑镌刻红军将士的个人简历、头像,还有配偶及子孙的姓名,整个长廊,十分壮观。。有的一家数口碑碑相连,不仅让人遥想起当年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全家闹革命的壮烈场面。
各界捐赠的碑林

在碑林长廊曲弯处,有一座标志碑。碑高10米,顶端是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炬,下端由三棱六面的梭标头造型而成。一、二面由张爱萍上将题写“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名和红四方面军的军旗组成;三、四面是江泽民总书记题词:“长征·丰碑永存”和毛泽东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五、六面是“红四方面军战斗历程路线图”(1927—1937),它包括从七里坪出发,到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及从1935年红军开始长征到星星峡所走过的路程。

南龛山将帅碑林全貌

参观完将帅碑林纪念馆后,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张崇鱼馆长,为了碑林和纪念馆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共收集了十几万红军将士的事迹,英名等资料。他们花费了十五年心血作了这件功在千秋的事情。该纪念馆共占地200多亩,已建成十三处纪念景区,工程量、工作量非常大,难以想象,可以说张崇鱼馆长是这些红军将士的户籍警、守护神,他为红军作了件大好事。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地方的红军纪念馆收集了这么多资料,做了这么大规模的工程,为红军万古留名做了这么多的努力

南龛山上的抗战胜利纪念碑

青山埋忠骨,鲜花祭英烈.回想起张国焘石碑上的那幅对联,应该算是盖棺定论吧!

  国破家亡挺身立党有始却无终已辨忠奸留史册,

   涛惊浪骇分道扬镳将功难补过非凭成败论英雄。

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只在简书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2016,10,21于曲江南

相关文章

  • 张国焘 鲜为人知的往事 雨中探访巴中将帅碑林

    去年春节初二,一家老小前往四川阆中古城游玩,不过瘾,特过路巴中市,发现巴中的南龛山有中国最大的将帅碑林及红四方面军...

  • 雨中探访

    中午的地铁站 人很少 站台上只有零星的站员在聊天 今天阴天有雨 还好公司常备有一把伞 抓着便冲进雨里 今天要去的地...

  • 雨中探访王维

    秋雨连着下了几天,觉得很是无聊。这样的天气,很是适合探访旧人。探访谁呢?忽然想着到蓝田辋川探访唐代诗人王维。 王维...

  • 张国焘

    张国焘 张国焘撰写的《我的回忆》,从学术角度评价,远高于《王明回忆录》,究其原因是:王明是在长期受到打压与批判,在...

  • 张国焘

    张国焘,1897年出生,江西省萍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

  • 阴灵山纪行。

    丁酉年夏,携妻与友人故地重游巴中阴灵山,有感,记之。阴灵山纪行。时隔25年与友人重登阴灵山,观石刻,阅碑林;再上晒...

  • 雨中的往事

    早晨是在雨声中醒来,现在即将入睡,外面又是大雨滂沱,而这中间的白日却是朗日晴空,无限的美好。天气变化多端,让人猝不...

  • 陕西鲜为人知的碑林收藏地,别再只知道西安碑林了

    众所周知建于1087年的西安碑林,是我国数目最大、收藏古代碑石历史时间最早的艺术宝库。不仅开创了收藏碑石的先河,更...

  • 雨中往事

    这两天,暴雨如注!带着忐忑,打电话回老家。 “你是不是来打听一下家里情况?这场大雨三十年都没有遇...

  • 雨中·往事

    今天下午去图书馆,出门前阴云满天,想着出门因为会下雨,带着伞吧,下雨就下雨吧,心灰意冷的淋点雨也无所谓了,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国焘 鲜为人知的往事 雨中探访巴中将帅碑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ot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