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肖培东老师的一篇文章《那儿,多余的东西是没有的》,这篇文章是肖老师讲鲁迅先生的文章《祝福》时写的教学手记。写一写阅读这篇文章的收获。
肖培东《祝福》备课思维导图肖培东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我在网上看过他的很多公开课,十分敬佩。今天用这样的一篇文章,反思自己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对教学目标的取舍。
肖老师在对文章目标进行确认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他认为这样精彩的一篇文章其实可以是从很多角度进行讲解的,但是课堂只有45分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字都讲清楚。所以,必须要做出取舍,最后肖老师找到了3个点:
1:让学生能够从全文的视野,了解祥林嫂的经历。
2:从细节的角度分析,祥林嫂的眼睛以及她的命运。
3:让学生发现文章内更多的亮点。
我认为肖老师这样设计的好处:
1:合理安排课程的比例:
(1)老师用自己的思路主导整节课。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负责发现文章的细节和精彩。
(3)“眼睛”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分析文章细节的方法。
2: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整节课。肖老师主宰的比重不大,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发现,然后肖老师进行引导分析,这样的方法更加容易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3:课堂讲课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了。
上面肖老师已经说了,这节课讲解的内容特别多,但是45分钟是讲不了那么多的内容的,老师只能进行取舍。这样肖老师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个点,作为示范。其他的就教给学生去发现,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内容进入同学们的视野。对讲解的内容的选择权利,也就交到了学生的手中。非常智慧。
二:给学生留15分钟的时间读书。
我是不敢这样的,如果给学生留15分钟的读书时间,估计听课老师就走光了。
其实,我听过类似的案例: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留比较多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是假如我讲课的话,我可能真的不太敢这样做。
但是如果下次讲课的话,可能我会选择这样做。
这是亮点和污点呢?
名师这样做事智慧,我这样的普通老师这样做,会不会被人称为“东施效颦”?
试一试?哈哈
三:他们也分析句子。
写这个地方是,我的一个发现:即便是名师,在讲课课文的时候,其实也跳不出语文的基本框架: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2:对于重点段落和句子进行分析。
3:对文章的思想进行总结和提升。
王君老师的讲课模板 肖培东老实说的讲课环节两位名师给我的最大的思考是:我跟他们讲课的环节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人家讲的内容和我讲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人家进行的设计比我的设计要精彩的多,而且人家对文本的解读,比我要专业的多。
所以,我在讲课的时候,不要对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段落,分析句子这样的内容再觉得不妥,这些都是对的,我要想的是如何把这些环节讲解的跟家精彩一点。
四:动态的建构课堂
失控的课堂,让人难以把握。失控的课堂,可能也会更加刺激。只有牛人,才能在失控的课堂上大放异彩。
我讲课,如果这节课是我不能把控的,我会非常烦躁。所以,我的课堂总是这样的中规中矩,但是学生从来不会是课堂的主人。
动态的建构一节课,需要老师做大量的精心准备。比如在这节课中,肖老师跟学生交流是,注意到学生用词“去世”,但是文章中人物说道祥林嫂的时候却使用诸如“老了”“谬种”这样的词语,这样就使得一堂课变得妙趣横生。
生成动态的课堂,其实挺难的。
五:他们都研究别人的文章
王君老师在文章中曾经写到:视野决定了宽度和高度。所以,她告诫说:讲解一篇文章,拓展的文章至少要看5——10倍。
今天在看肖培东老师的文章时,我注意到他写道了很多的名字:卡尔维诺、钱理群、唐承彬、丁玲。我觉得肖老师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看课文,还看到课文后鲁迅先生的写作背景,以及对于文章的写作思考。
现在细想,这个动作的精彩的地方有这么几点:
1:能够提升一节课的高度,毕竟这节课是在前面的高手的启发下完成的。
2:讲解起来有底气,因为内容更加厚实,同时也更加令人信服。
3:可以讲解的内容更加丰富。不管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听到讲座中才能听到的更加精彩的观点,这确实也挺难得的。
4:课堂不仅仅是一节考点课,也要有了丰富的内容,也有了理论的高度。必须十分精彩。
《备课到底备什么?》这本书,虽然我才写了3篇,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了。我在写作中,越来越多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在这本书中发现了很多我原本在工作之中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一部让人着迷的书。感谢肖培东老师。
20190814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