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日记(六)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13:15 被阅读0次

      回到澳洲家,时常因为外孙姐弟俩的点点滴滴,引起我们的浮想联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每一代人又直接受作用于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养孩儿方面,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几率,毕竟微乎其微,还得靠自家精耕细作百年树人。

      父母不能施暴打骂孩子,澳洲这条用法律规定的条款,我觉得体现了现代教育本质,有效避免了为人父母的恶行。因为有了法律条款的保证,也因为强化了父母施爱得法的意识,至少在咱家看得见的是,父母日常管理孩子的和颜悦色。即便偶尔出现“犯难”、“着急”的情况,也要不断提醒自己冷静下来,想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尤其是作为父母,有哪些思路和方法需要改进。教育者本身绝对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因为你面对的是懵懂初开的孩子,他们的愚钝、他们的顽劣、他们的少不更事,都是需要父母弯下腰来,用平视的眼光和心理去面对的。是的,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你可能学富五车,你可能见识宽广,问题在于你能不能化繁复为简洁,以孩子能接受、能明白的方式,让他们在不经意间得到启发、受到触动,茅塞顿开举一而反三。高明的父母绝不是处处强势,明明自己也不懂还装着懂了,靠蛮不讲理压孩子一头。而是不露声色的略加点拨,不着痕迹的能量互换,让孩子平添兴趣,增强信心。这方面咱家女儿、女婿都各有良策高招,但也都还有努力改进、提升的空间。很多时候做家长的,思路明晰了,观念端正了,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教育一途,不是父母懂了,挽起袖子就自己开干;而是要靠深入浅出,点化自己的孩子,最好能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

        可以肯定,每个孩子的成长、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尤其是处在“逆反期”、“关键期”的磨砺、锤炼。我们有的父母,容易忽略孩子成长中的习惯养就,喜欢以毫无底线的“泛爱”,潜移默化去害了孩子。等到孩子不良习惯养就之后,又怨天尤人、百般指责,实在是一种低层次的恶性循环。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森桑维尔湖畔随拍)

相关文章

  • 姐弟日记(六)

    回到澳洲家,时常因为外孙姐弟俩的点点滴滴,引起我们的浮想联翩。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空间,每一代人又...

  • 2018-06-09

    亲子日记117篇 星期六 小雨 今天姐弟俩个在家,我去店里值班,这个周末还是不能陪孩子。只能有姐姐照看...

  • 姐弟情深(六)

    安葬了老父亲,阿文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里,坐在炕沿上发呆。父母、妻子、出生没多久的小儿子都相继去世的画面,在头脑中清...

  • 姐弟日记(三十二)

    重新回到东北澳之后,开启了书写姐弟日记。每日里眼帘中、脑海里,老有姐弟俩外婆的身影晃动,耳畔里老听到姐弟俩...

  • 亲子日记

    2017年5月27号 星期六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21天 今天下午放学后,姐弟俩个直接到我工作的...

  • 姐弟日记(五)

    女儿连续上两个早班,都赶在了复活节的周末,加班费翻倍是肯定的了,但一家人节日的其乐融融,也因此打了折扣。以...

  • 姐弟日记(二)

    咱家珠珠小姐姐的舞蹈,学了都四年多了吧。那时舞台上的“小不点”,被安排在并不引入注目的位置,被周围一群“金...

  • 姐弟日记(一)

    重新开启《姐弟日记》,距上一篇已经相隔了两年又五个月。那时的姐姐不过6岁5个月,弟弟也才3岁2个月,如今姐...

  • 姐弟日记(四)

    时逢澳洲“复活节”,这节日每年具体时间还不太一样。今年确定的耶稣蒙难日是4.15号,复活日是4.18日,加...

  • 姐弟日记(三)

    家住布里斯班著名的库塔山下,距离视野开阔可俯瞰繁华市景的观景台,走最捷径的山路,也不过半个小时多点。两年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姐弟日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rd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