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秦玉璞于2024年7月9号走了,享年90岁。与婆婆相处34年,我们没有婆媳矛盾,从来没有红过脸。1990年5月份,于先生带我回家见家长,同年国庆节结婚,与婆婆正式成为一家人。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我们共同成就了一段婆媳佳话。
前十年,婆婆全心全力付出,不计较不挑剔,任劳任怨。结婚时,我父母在外地,我单位分房 ,婆婆准备了全套家具家电被褥,非常齐全,在当时结婚条件算比较好的,为小家庭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物质支持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婆婆的包容与勤劳。大城市出生的婆婆, 没有瞧不起我这个小镇做题家儿媳妇,全力支持我的工作与学习。我在婆家没做过一顿饭,没刷过碗。有了孙子,婆婆正好退休,无缝衔接看孙子。我妈对婆婆特别放心,我生孩子全部由婆婆负责。儿子二岁半上幼儿园之前,我们住在婆婆家,我们上班,婆婆看孩子,回家吃现成的饭。婆婆经常抱着孙子回附近的娘家,90多岁的太奶奶看着重孙子,婆婆帮助老太太收拾家做饭。担心婆婆溺爱,我们提前送儿子进幼儿园,儿子小学在婆婆家附近,我们安排儿子中午吃小饭桌,婆婆心里不舍得也不反对。周末我们带儿子学钢琴,中午回婆婆家吃饭,公公婆婆准备一大桌子饭菜。婆婆从来没有挑剔我不干家务,也没向我们要一分钱生活费,出钱出力支持着我们。
后十年看媳妇,我们照顾婆婆13年。2011年公公去世,婆婆就跟着我们一起住,青岛4年,济南9年,她出现老年痴呆症状,不再做家务,我们就请了保姆24小时照顾她。2020年疫情开始,我彻底退休,我们夫妻加上婆婆与保姆,四人生活在300多平的别墅。婆婆与保姆在二楼,有客厅有卧室。我们活动区域是一楼,彼此既独立,又可以互相照应。早饭,分别吃,保姆做给婆婆吃,八点之前吃饭,我们吃的晚;中午饭,我做,一起吃。婆婆牙不好,每周包子水饺,营养全面,好消化。婆婆除了海默,没有其他病,能吃能睡,很少去医院,只住过三四次医院,打打吊瓶,调理一周就好。婆婆也没太影响我们的生活,朋友经常来我家聚会采摘吃饭,婆婆也不反对。我们想走就走,我们不在家时保姆和小姑子照顾婆婆。三年疫情期间,我们为了高龄的婆婆,严防死守,自学中医艾熏陈醋酒醒严格消杀,抢购血氧仪安宫牛黄丸,到威海隔离过年,婆婆安然无事。
这次婆婆发病,我们也在外地,头一天电话联系还挺好,吃饭不错。第二天吃完早餐,就不行了,到医院抢救,先生赶回济南陪伴了7-8个小时,最后在儿子女儿的陪伴下婆婆安详地走了。婆婆也算寿终正寝,没有疼痛没有遭罪。
婆婆是个好人,这是我父亲对她的评价。婆婆发病时,我正在莱州。89岁的老父亲,听到消息后,很伤感,一个劲对我说,你婆婆是个好人。我儿子小时候,我父母替换公婆帮忙看孩子,婆婆经常去我家送吃的。后来婆婆还跟着我们去过几次我的娘家,有时是春节,有时是夏天。所以,我父亲对婆婆也算了解比较多。婆婆属于好伺候的海默老人,这个保姆照顾她八九年,说她不折腾人,洗澡吃饭都好,既没卧床不起,也不向外跑,只是有时候黑白颠倒,有幻听幻觉,晚上喊叫白天补觉。
婆婆享年90岁。她出生在济南一个大家庭,初中毕业,写得一笔好字,是个绘图员。婆婆面相很好,圆脸,皮肤又白又细,没有一点老年斑。头发灰花,黑发多白发少,一辈子没染过。婆婆有一子一女,我先生随婆婆,从长相到性格。婆婆兄弟姐妹7个,她是老二,有一个姐姐,四个妹妹,一个弟弟。她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家庭主妇。大姐早早工作,与父亲一起养家。婆婆与她的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所以婆婆勤劳能干。无论是在娘家,自己家还是儿子家,婆婆都是任劳任怨。娘家过年大聚会,都是公公做菜,公公出身天津资本家,做得一手好菜,婆婆打下手,其他姐妹家人等着吃就行。婆婆姐弟7人,都在济南,6姐妹结婚的丈夫都是同一类人:大学生+知识分子。我公公南开大学毕业,化学专业,高工。大姨夫,山大毕业,中文专业,副厅。三姨夫,山师毕业,物理专业,山师二附中书记。四姨夫,厦门大学毕业,统计专业,高级经济师。五姨夫,浙江大学毕业,山大数学教授,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六姨夫,山大毕业,留校任数学系教授。
万物有灵,草木有情。我家小院里有一棵大香椿树,20多年树龄,树干高达三层楼,树冠很大,每年春天的香椿芽吃不完。因为树根太大,甚至影响到房子地基,去年冬天找物业想把香椿伐倒,工人说等春天吃了椿芽再伐。谁知今年春天这棵香椿树就没发芽,直到五月确认它自己死了。当时,我们感到很奇怪,好好的香椿树,年年非常旺盛,没有原因就死了,只是笑说被吓死了。这香椿树就长在婆婆的窗户东边。婆婆的窗户南边还有一棵樱桃树,也有20年了,一直不结果。去年修剪了一下,今年春天第一次结大樱桃,长了不少,红红的大樱桃,很甜。在樱桃南边是一棵丁香树,年年开满一簇簇一层层紫色的小花,香气溢满整个院子。今年没开花,以为是被樱桃树影响了光照,可是,慢慢有些干叶,婆婆去世后,丁香树也完全枯死了。记得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树犹如此》也记录了这样的情节。婆婆春节过后,在饭量基本差不多的情况下,消瘦了,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以前,再加上年龄因素,所以我们对婆婆的事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婆婆一生的勤劳善良奉献,修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老妈,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