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

作者: 木土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1-09 19:16 被阅读0次

清明和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是约定俗成的祭祖日,这两个时节,娘都要领着我去给爷爷上坟,从我记事起都是这样。

娘先到本村小卖部买两刀火纸,拿回家教我把纸打了(用带铜钱图案的木印压在纸上,再用木棍敲击,把铜钱图案压印在纸上,这就算是送给爷爷的钱),娘告诉我,印钱时不能打重了,也不能打印交叉了,要尽量紧密些。因为是给祖上的钱,所以我极虔诚极认真地在纸上横平竖直密密麻麻地印钱。印完钱,娘先示范给我看,然后我学着娘的样子,用双手指尖轻轻用力在纸面上重复交叉画圆,火纸便均匀错开,由原来叠在一起的方形逐渐变为锯齿状圆形,等到火纸从上到下完全错开后,五、六张为一组对折两次,折成三角扇形,码好放到箢子里,再拿小半瓶酒兑上一多半的水,连同酒杯和一把莛子(充当筷子)一同放在纸上面。娘在大门外随手拣起一根细树枝要我拿着,说是上坟时用,她挎着箢子,领着我向生产队打谷场走去。

走到打谷场麦穰垛跟前,娘扯上几把麦禳放进箢子里,娘说这是“金条”。我极其纳闷,明明是喂牛的麦禳,怎么说是“金条”呢?不由得问娘:

“这个为什么是金条?”

“这是老辈传下来的,上坟烧它就是给祖上送金条,给祖上烧纸送钱之外,再送些金条会更好。”

娘说这话时,表情凝重且严肃,好像在暗示我不必刨根问底再较真,我也识趣,不便再追问。既然是金条,等娘撤完了,我又多拽了两把塞到箢子里。娘笑着夸我,真孝顺!娘挎着满满的“金条”,我跟在后面跑跳着向大河湾村方向的坟地走去。

到了坟地,娘先压上坟头纸,在坟的一侧放好我印的“钱”和“金条”,紧挨着这些又摆上酒杯、“筷子”,酒瓶,并在这些周围用细树枝画了一个缺口向坟的圆圈。我又好奇,问娘为什么要画个圈?娘解释说:“这些金银和酒是咱给你爷爷的,画个圈代表这些东西你爷爷都能全收到,要不这样,那边孤魂野鬼很多,见到这些都来抢,你爷爷就收不全。”娘说着点着火后,娘又倒上“酒”,双手捧着酒杯把“酒”倒在坟边。我看着熊熊火焰,听见娘念念有词:

“爹!您大孙子来给您老送钱和酒来啦!钱很多,金条也不少,您老在那边就可劲儿花吧,买饭管饱,买酒管醉,叫上俺大姑,大爷一起吃喝就行啦,您老在那边好好的,保佑您孙子也好好的。”

娘说这些话时,我木然地静立旁边,心中思忖着:爷爷埋在地下,也能听见说话?敢情那边还有不少亲戚呢,还能聚在一起会餐?娘用细树枝搅动着草纸,让它尽快烧完。草纸灰烬好像变成了灰白色的蝴蝶,边沿向上翻卷着,在火焰上方腾起,散在高空,飘向远方,这是向着天国里的祖先们飘去吗?

等火完全熄了,娘说磕头吧。我和娘并排跪下,头微偏眼瞄着娘,学着娘的样子连磕三个头。起来后,娘先抚去我额上的土,又拍打净我裤子上的土,这样就算上完了坟。

其实我对爷爷谈不上有感情,因为在我出生前三年他就去世了,听娘说,爷爷是十二分地盼望着要个孙子的,闭眼之前还念念不忘。很遗憾,我迟到了。

我跟姥爷倒有几年相处,在他病倒的几年里,我曾给他洗脚剪指甲,伺候他吃饭。因为舅舅英年早逝,他家里再没有其他人,姥爷不得已才在我家善终并葬在这里。

当时上坟我不太明白,我有两个姐姐,为什么娘总是带着我去上坟呢?后来听老辈人讲述才知道,当地风俗是家族女子只能上五七坟、周年坟、三年坟、五年坟、十年坟,每年的清明坟、小年坟,女子是不能参加的,原因有三,其一,女儿总归要嫁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子不是自己家的人,是外人,祭拜祖先当然不能要外人了;其二,女子阴气重,且有生理期,十分污秽,若去上坟会冲撞祖先,导致祖先不得安宁,后代也得不到祖先的庇佑;其三,还有一句更狠的俗语“女子上坟,娘家绝门”,娘家哥弟如果因她上坟而绝后,断了香火,那将是天地难容罪不容诛。因此,女子们便被这些传统的、迂腐的、丧心病狂的偏见无情地剥夺了祭拜祖先的资格。

依此俗念,那当时娘带我上坟也不妥,但却是非常无奈。跑外交的父亲经常出差,一出去短则三月,长则半年,根本顾不得上坟的事,而我作为长孙,年龄太小又不能单独上坟,由娘带着上坟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父亲退休以后就开始热心上坟了。专门找了个据说是非常有名的风水先生,在姥爷坟不远处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我问父亲,为什么此处好?他说,这地方四周略高,中间凹一些,此处能聚宝。我仔细再看,果然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小盆地),把爷爷的坟从大河湾村那边迁过来,又买了不少松树苗栽在坟的周围,姥爷的坟周围也栽了几颗,并认真地对我说,百年之后他们也要埋在这里。从此每年上坟就由父亲带领了。

每年清明节添坟,我和父亲像是有明确分工似的,他添爷爷的坟,我添姥爷的坟,爸爸对爷爷的坟真是上心,把坟上的杂草、树根很仔细地一一清除,坟堆用铁锨拍的平整光滑。我跟他说没有必要弄成那样,出了不少力,坟子还不见大。他则说,得把你爷爷的“屋”修好点,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屋住,死了好多年也没修过,这回要修好你爷爷现在的“屋”。爷爷的“屋”确实让爸爸修的光滑圆整,由于没有杂草树根固土,一场雨下来,严重水土流失,所以爷爷的坟年年添土却不见坟大,相反,姥爷的坟我只添土不除草,一年更比一年大。我也曾耐心地告诉爸杂草树根固土的原理,但他抱定了要经给他父亲修好“屋”的信念不变,步入老年的老爸固执地很,上坟时依然如故。

我曾半开玩笑地跟娘说过,上坟时爸爸只管他爸爸的“屋”修好,不管你爸爸的“屋”,偏心眼子。娘又把这话跟爸爸学了,爸爸听后一笑了之。

父母先后辞世,按照爸爸的生前嘱托,把他们埋在了风水先生指定的“风水宝地”里,这样三座坟相隔不远,相依相偎。

上坟的事就由我们兄弟三人共同完成了,我带领两个弟弟,同等对待三座坟,添同样多的土,烧同样多的“钱”,也学着娘当年的说词对三座坟说差不多的话。

 

附记——祭祀烧纸的由来

民间传说之一:蔡莫仿兄(蔡伦)纸,学不精,纸劣,积屋满,妻懣命绝。

莫愤于纸,焚于棺前,至半,忽闻棺动,遂开棺。妻活,坐起曰:“缘烧纸充钱,贿鬼神,方回。”

有诗云:

        阳间有钱通四海,

        阴间用纸做买卖;

        不是丈夫把纸烧,

        谁还肯放妻回来。

焚纸充钱,阴间衣食用度,坊间传盛。丧家皆信,遂传于世。

之二:上文中莫妻换成蔡伦之徒尤文一秀才,蔡莫换成尤妻,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文献记载之一:起源于南北朝,《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数帛,而有纸钱。”

之二:起源于盛唐,《天工开物》中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纸板,故造此者名曰火纸。”

相关文章

  • 上坟

    初二和初三分别去给爷爷、外公外婆、阿姨上坟,就是祭拜去世的亲人。 爷爷和姥姥葬在一起,墓碑是去年立的,在清清的小河...

  • 上坟

    又是清明雨纷纷,坟上亲人哭断魂! 每年的清明节和阴历的十月一,都是回老家祭祖的固定日子。 今年清明还是新坟,我周三...

  • 上坟

    今天天气刚好不热,还下着毛毛雨。我跟爸爸和奶奶一起去闫家庄,给老姥爷上坟。说起来那场面可真热闹呀。首先我...

  • 上坟

    明天就是中元了,妈打电话问我,这个礼拜过不过?我说,还不知道,要等六点半会议的宣布。我问明天的祭品,妈说,就怕你忙...

  • 上坟

    我们用铁锹,使劲把黄土往上铲 又用力地,拍了又拍 最后在四周围上一圈青砖 栽上几棵花草 你的新房,比三天前盖好时 ...

  • 上坟

    寒风萋萋雨纷纷,长歌当哭欲断魂!旧识老友何出觅,唯见墓园添新坟。

  • 上坟

    上 坟 何少波 一丈黄土,稻香蝶舞绿野 一生一世,纸葫芦风里窜 点燃纸钱,说几句风凉话 家族和谐...

  • 上坟

    正月初三 老家上坟祭祖的日子。看着成片的坟墓,想想我也要死,就埋在这里吗?NO!这有什么意思,我要立下 遗嘱,把我...

  • 上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和爸爸早早地来到爷爷家,爷爷已经准备好去上坟了,我们拿着一些鞭炮和竹竿...

  • 上坟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上坟,是大年三十下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祭祖。也可说是一年结束时给先祖们汇报汇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ai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