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时端午

那时端午

作者: 飞羽竹芋 | 来源:发表于2016-06-08 23:06 被阅读105次
图片来自网络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上了象征驱邪祛病的艾叶、沙枣树枝,大街小巷飘散着粽叶和艾叶及沙枣树的混合香气。这一天被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

在这一天最开心的是孩子,可以在手腕脚腕上绑着五色的彩线,说起这系彩绳,还有典故的呢。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明天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辟邪之意。随水冲走到五色绳,就会变成小龙带走你身上不好的东西。这样一来,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可孩子们才不管那些,只是看那五颜六色炫好看乱高兴。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还可以和爸爸妈妈起个大早,去河边田埂去踏青;可以拿着煮好的鸡蛋和小伙伴们顶鸡蛋,如果顶赢了,那比考试得一百分还来的高兴,虽然那些冠军鸡蛋最后还是难逃被吃掉的命运......

孩子的开心感染着我,不仅在微笑中想起童年的端午节。

确切是几岁已说不太上来,只记的是学前,那时,家里生活条件很苦,平日里鸡蛋,肉类都很少有机会吃。端午节,我和哥哥很开心,可以吃到鸡蛋呢。一大早妈妈把煮好的粽子、鸡蛋分给家人,吃过后便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而我便被锁在家里。早已趴在锅边“垂涎三尺”的我,待家人走后,便将锅里煮好的蛋悉数放在盆里,摆在桌子上,又将桌子挪到床边,躺在床上开始了我的“盛宴”。

小时候吃鸡蛋最怕吃蛋黄,不知是不是因为嗓子眼太细,总是觉得那蛋黄怎么那么噎人,伸直脖子翻着白眼使劲咽也咽不下去。于是,常常申请能不能不吃蛋黄,每次都被妈妈骂个灰头土脸。说能吃上鸡蛋已经不容易,还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之类。只好强忍着往下咽,实在不下就用水冲下去。

今天,哼哼,他们都不在,我说了算!将蛋黄剥出来单另放在碗里,只把蛋清吃掉。就这样,不知不觉在享受中已经剥出来了一搪瓷碗的蛋黄……

结果你一定能猜出来,我被下班回来的妈妈暴打了一顿,过了一个此生最“悲惨”的端午节。懂事后,更觉那一顿打挨的不值,因为我吃掉的是孵化后会变成鸡毛的蛋清,而真正的精华是蛋黄!多年后每每和母亲说起这事,都不禁开怀。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孩子绝不会为过节吃到鸡蛋而高兴,充实的物质生活使我们在节日更多的去追求文化或精神上的享受,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关于过去,说与大家,希望在一笑之后,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相关文章

  • 那时端午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上了象征驱邪祛病的艾叶、沙枣树枝,大街小巷飘散着粽叶和艾叶及沙枣树的混合香气。这一...

  • 忆那时端午

    时光的车轮匆匆走过岁月幽深的路口,寒来暑往,不经意间又是一度花开花谢。忙碌的间隙,悠忽发现枝头的叶子早已悄然转换了...

  • 那时的端午

    文 | 拾度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他的家乡高邮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内容丰富多样,态度认真又虔诚。 读了以后...

  • 那时端午——几首端午诗词中的端午民俗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虽然南北东西各有不同的节日风俗,但是主...

  • 那时候的端午节

    那时候的端午节比现在有过节的气氛。 那时候的端午节,我们叫“五月当午”,对于那时候的我们,这个节气给我们留下了许多...

  • 端午的味道

    1. 又到一年端午时。 最想念儿时的端午,想念那特有的香味。 端午时节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候,那时...

  • 一个端午不吃粽子的地方

    又是一年端午了。 小时候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读得满嘴口水,那时十分羡慕高邮的端午,抱怨北方的端午节没有南方的精...

  • 端午忆旧

    今年端午老人都没在身边,但小时候他们给我的端午记忆依然很清晰。 那时每逢端午妈妈总会烙千层饼,煮荷包...

  • 儿时2

    想起那时候,端午节,家里会做四角粽。妈妈包的四角粽小巧可爱,甚至一度成为我炫耀的小东西。记得那时,每当端午粽叶飘香...

  • 儿时的端午节

    刚刚懂事的时候,就记得有个节日叫五月节,那时也不懂这个节日叫端午节,我们老家那时把端午节都叫五月节,直到现在,家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时端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bj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