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5 日更第8天

“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饭,该怎么办?”这段时间,很多妈妈发信息过来问我。这的确是大部分有孩子家庭的苦恼。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吃饭到底是谁的事?”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想清楚这点后,解决问题也就变得简单多了。
其实,一岁左右孩子就进入了自主进食期,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吃饭,知道冷饿的概念。但是很多家长不是嫌孩子吃饭慢、勺子拿不好,就是担心太脏了,或者担心孩子自己吃不饱……强行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进食的权利。
果果一岁两个月,每次吃饭要抢过勺子自己吃,一开始妈妈是她自己吃的,但会掉一些饭菜出来,妈妈怕果果把衣服搞脏,见不得到处是饭粒,马上抢过果果的饭碗开始喂他了。
皮皮三岁,每次吃自己吃小半碗饭,就跑下桌子去玩了,奶奶担心他吃不饱,继续追在后面一口一口的喂……也不考虑他饭前已经吃过零食了。
豆豆三岁,从小体型瘦小,妈妈担心她营养不良,每天换着花样做,但豆豆还是对吃饭没多大兴趣,妈妈威胁她说,不好好吃饭,今天就不带你出去玩了……每餐饭都是在妈妈的吼叫声中,边哭边吃完成的。

为什么孩子吃饭会产生这么多问题,成为一个父母的难题呢?
美国著名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对这一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说,“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东西,主要是催逼孩子吃饭的父母也不少。” ——这句话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欢吃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太在意孩子的吃饭,在这个问题上太强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被当下物质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坏了。
斯巴克先生认为,“每个儿童生来就有一套自行调节进食数量和种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机制” 。也就是说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么,该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发展自己的饮食功能;而家长在这方面如果经常干涉孩子,事情就会变糟。“儿童有一种被逼急了就要顶牛的本能。吃什么要是吃得不高兴,下次见了就讨厌……催逼儿童吃饭是无益的,反而会进一步败坏食欲,使之长期得不到复原。”
那要改变吃饭难的问题,我们要怎么做呢?
1、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家长态度平和,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问题感觉有压力。
2、一岁半左右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吃饭,学习进食的过程中,宝宝有可能会弄的全身都是,采用手抓等方式,这也是正常的。千万不要为了干净就喂饭,强行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进食的权利。
3、不在孩子面前评论她的食物,更不要轻易给她贴上“挑食”的标签。谎话说了一百遍就变成真的了,你应该说“宝宝真棒,什么都吃才能长的高、不生病。”多给予正面的鼓励、暗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4、“吃多少”交由孩子决定,孩子不想吃了,不要强行追着喂。
5、让孩子保持好的食欲
定时定点,规律进食。
控制吃零食、水果的量。
多带孩子户外运动。
另外,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开始厌食,那么父母要拿出十二万的耐心,温柔的态度、坚持原则,适当的策略、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恢复。
相信我,把吃饭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给的尊重和信任,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