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是一本关于育儿的书籍,光是听书名,都得需要有勇气去思考:
如果真的对孩子不管不教,
孩子会成长成什么样?
本书的核心要点:
01 “不管教”指:不批评也不表扬
02 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03 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从何而来?
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个妈妈,我对孩子的基本期待,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自给自足,能够自立。而本书作者的观点,即是如何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自立。
01 “不管教”指:不批评也不表扬
在支持鼓励式教育多于批评式教育的当下,批评式教育这种方式虽被家长们口口声声地否定着,但在行动上却又不约而同地执行着。
我们需要捋一捋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首先,没有人会喜欢批评!
似乎接受了批评,可以培养我们更博大、宽广的胸怀,可以让我们能够有更长足的进步,但忠言确实是逆耳呀!
其次,对于孩子而言,家长们需注意的是,
批评所带来的影响:
①希望父母关注我
当孩子感觉到父母没有重视自己时,会做一些“特别出格”的事,不为啥,只是想获得父母关注而已。
②希望父母教教我
父母需要做的是就事不对人,仅是需要耐心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无止的絮叨或漫骂。
③批评似乎立竿见影
但事实是孩子会更怕父母!长期被父母批评的孩子,易使孩子变得懦弱、怕事、消极、爱逃避。
再则,关于表扬:
家长们常看到这样类似的做法:
比如,孩子今天好好吃饭了,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者盖个“优秀”的章之类,开始时这招似乎很受孩子们欢迎,孩子为了得到小红花而积极做事情,这其实是一种依赖的心理:“有了小红花,我才做事。”
而越往后,孩子会不再介意是否得到小红花了,又或者,再多的小红花或其它奖励,也不足以让孩子有动力去做事情。
以上,是作者倡导的:
不批评、不表扬的理由。
那么,不能批评,又不能表扬,
家长还能有啥招?
作者的建议是:用“谢谢”来代替。
举例如:
孩子在公共的场所没有大声喧哗。
孩子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
孩子早上起来没有发起床气。
这时,都可以和孩子说一声:
“谢谢你”
“谢谢你这么安静,没有打扰到旁边的人”
“谢谢你把饭吃干净”
“谢谢你今天准点起床,我们因此不必匆匆忙忙地赶着去搭公车”。
因为类似这些事情,本该是孩子应做的事情,并不值得表扬。而此时予以谢谢,代表的是对孩子的赞同,孩子获取的是成就感、贡献感。
02 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①首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孩子必须自己解决的问题,无人能代替,家长也不行。学习不是只是学习数理化,不只是为了考试成绩,学习不是任务,不是为了考取某个大学,不是毕业后就结束了!
学习本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学习是一种能力。
如达芬奇对学问充满好奇,充满探索之心。
而达芬奇为何爱学习?
可参考书目:《达芬奇传》
②父母不要开口闭口都是学习
父母可参考以下做法——
其一:批评百害无一益,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才是重点,因为这沟通的桥梁建立好了,孩子才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其二: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除了竞争还有朋友。
其三:让孩子体会贡献的价值。
常对孩子说“谢谢你”“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
③痴迷学习的孩子,如同痴迷工作的大人
两者都是不健康的状态!以学习为借口,不去承担其它的事情,可能导致孩子最终连学习都做不好。
④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
表扬或批评其实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种态度,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俯视”视角。因此,不利于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03 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从何而来?
①学习不应是负担
认真学习没错!但不应过于沉重。这一次的成绩不行,不代表永远都不行,只需为下一次努力即可。
②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父母往往习惯于纠正孩子的缺点或提醒不足,而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爸爸妈妈总是不满意我”的映象。记住,关注点在哪里,哪里就发扬光大。那么,让我们转换个思路:去关注或发掘孩子的优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吧!
③帮助孩子依靠自己的判断决定自己的人生
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知所措。
父母此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接纳
不见得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当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时,接纳孩子的所有结果,这会令孩子有无可替代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会使孩子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其二:不强加
须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不是父母的。而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违背或迷失了自己的愿望,背付着父母未竞的“理想”去生活。
父母更应该做的是:
帮助孩子做自己的决定,
而非是代替他们来做决定。
小结:
目前比较主流的教育方向是鼓励式教育,鼓励不同于表扬。
表扬是 简单的说“你真棒!”“你好赞!”
鼓励是 具体指出孩子的行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值得发扬和继续的。简而言之,即“用事实说话”。
比如用“你刚才帮助弟弟过马路,真有爱心”。
取代“你真棒!”
“你刚刚把房间的废纸扫到垃圾桶了,你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取代“你好乖!”
以上,虽然都比简单粗暴的表扬有更进一步的提升,但仍有一些自上而下的味道,让人有“被定义”、“被安排”等被动感受。
作者文章中提倡:常对孩子说“谢谢”、“谢谢你帮的大忙!”
确实让人感受到价值感、认同感的提升!
让人有豁然的感觉!
那么最后,如果作为家长,这不管教的勇气,你是否增加了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