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宝爸宝妈们给孩子选择总是考虑自己的需求,比如说要选离家近的,接送孩子方便;选高大上的,看起来有面子也体现自己爱孩子;选有熟人的,方便照看。从本质上来说,给孩子选择一个不恰当的幼儿园归根结底是在满足大人的私心而不是爱孩子,你只是给自己的私心披上了一个看似善良的“爱”的外衣。假如我有了孩子,经过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又含辛茹苦终于把他抚养成2/3岁的样子,我是绝不会给他随意找个幼儿园塞进去的,古话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平台,怎能随意?

若我选幼儿园,我在心里画一张图:这个园也有非常像样的美术工作室,还有一个很大的音乐舞蹈厅,外面是一个艺术走廊,那里悬挂着孩子们的作品。这个园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既丰富又有序,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办园人为孩子的考虑和对孩子的关怀。
园里的课程安排最好是按季节进行的,他们认为他们所面对的孩子是一个本市固定的特色群体,孩子父母的生活和父母所受的教育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根据他们所面对的孩子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设计了这样的教育。这是一种有内容结构的设计,并不是一直让孩子在幼儿园的三年里从头到尾都完全自由工作。
春季万物复苏,大地散发青草的芬芳,老师和孩子一起要做农业土木建筑、木工和沙坑水利这样的工作,孩子可以全天在户外接受春天阳光的照射,接受万物生机的滋养,去完成跟泥土和自然有生命的物质互动的工作。
到了夏季,天热了,他们就将春季工作中某个孩子所经历过的,孩子们都感兴趣的内容拿出来,经老师组织讨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设计,然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按照这个系统完成某一个事物整个领域的深入探索。如:由水到整个水的领域,再与水相关的内容,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他们叫做生成课程。夏季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将零散的经验组织在一个系统中的工作习惯。
秋季,他们会将夏季生成课中的某一个点,拿出来进行呈现,做出某一个可实现的和可使用的大型作品,比如大型搭建,在这个工作中,园里只提供简单的工作材料,其他东西要孩子自己去寻找,如搭一个房子,或者迷宫,有的班会造一个狗窝,有的班会造一个农家茅屋。
冬季是孩子们自由工作的时间,教室里提供的工作材料与四季的经验都是相关的,孩子们利用这些工作材料自由地工作,可以针对四季获得的信息和经验整合成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他们叫做整理自己的时间。 在整个冬季的自由工作中,老师不会随便干涉孩子,只有当孩子要求老师帮助的时候,或者老师看到哪个孩子必须要老师帮助的时候才会帮助他们。老师做的事情就是为孩子提供玩具,也就是工作材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