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位80岁的平凡老奶奶,因她在厨房写出的震惊世人的小说而火遍全网。
她叫杨本芬,1940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在少年与青年时代,杨本芬渴望获得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17岁考入湘阴工业学校,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即下放江西农村,进入婚姻后,也没有获得想要的温暖和关爱。
对杨本芬而言,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她看到别人有书,一定想方设法借到手。
为了借书看,她甚至利用自己的针线活特长,帮人绣花、纳鞋底、缝补衣物来缔结交情。
有一次,她借到一本珍贵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别人要求次日归还,她熬了一个通宵,连夜把那小说抄了一遍。
大女儿一岁的时候,杨本芬看到采茶女工工作的场景,觉得很美,便写了一首散文诗,投稿之后还得到了发表。
取稿费单回来之后,杨本芬却发现家里失火了,仅剩的财物都被烧毁。
在那之后,生活的贫乏与琐碎,让她不得不暂时放下了手中的笔,此后数十年,她为生计奔忙,相夫教子。
杨本芬的写作开始于20年前,在这之前,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汽车公司职工。
汽车运输公司退休后,她从江西老家来到南京,替女儿照顾孩子。
离开繁忙的工作,生活节奏突然缓慢下来,她只觉得孤独和不适应。
帮女儿带孩子时,小家伙睡着之后,她在书架前逡巡,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就在那时,她读到了一本写母亲的书,她一口气读了三遍。
她思念去世不久的母亲,意识到: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终将消失。她想写她的母亲。
念头一旦萌发,就再也遏制不住,于是,在照顾外孙女的间隙,杨本芬跻身于四平方米大小的厨房,坐在一张矮凳子上,伏在一张更高的凳子上开始了写作。
对她来说,写作不存在“瓶颈”这回事,她每天都写,拿起笔,对母亲的记忆源源不断地从脑海里涌出。
鲜活,磅礴,笔端像厨房里被拧开的水龙头。那是过往的艰辛生活给予她的馈赠。
人物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大把大把的眼泪,随着岁月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一起涌出。
她用一年时间在纸上写出了母亲秋园的一生。她写写划划,涂涂改改,誊抄过好几遍。
8斤重的稿纸,重现了一段看似真实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那里有她年少去世的哥哥,她一生颠簸流离的母亲…
杨本芬的女儿帮她把文字录入电脑,命名为《妈妈的回忆录》,用女儿自己的ID贴发布在天涯社区。
那个帖子就是后来的《秋园》,《秋园》引起出乎意料的轰动。
虽然是一位母亲的故事,但却让人 看到千千万万善良、坚韧的中国普通女性。
她们往往奉献一生,却隐忍在历史背后,很少被看见。
《秋园》极为动人的地方是它通过记录一位母亲,让更多本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母亲,赢得了讲述自己的机会。
六十岁开始写作,杨本芬再也没有放下她的笔,杨本芬耄耋之年,终于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房间。学着高高翘起食指,对准平板屏幕一笔一划耕耘。
在照顾丈夫的间隙,她可以暂时放下庸常生活中的琐碎,获得耕耘自己精神天地的自由。
写作的时候,从没有人许诺给她出版。前方是什么并不知晓,而她依然做了这么一种堪称赤诚与英勇的选择
2019年,出版人涂志刚读到了其中的一章《乡间生死》,就立刻决定要出版这本书,因为“她用写作,直面了自己的人生,直面了家国的历史,直面了命运的无解”。
2020年6月,杨本芬80岁,她的第一本文学作品《秋园》终于出版了。获得该年度豆瓣图书排行榜“中国文学”第二名。
时隔一年,杨本芬又出版了随笔集《浮木》,2022年2月,她的长篇小说《我本芬芳》也与大家见面。这些书籍中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她的生活。
《浮木》是《秋园》的续集, 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母亲几个孩子的后续人生,也有周边邻居的生动故事,更有浓厚的故土情结。
对人的观察、对生活的兴趣,让杨本芬发现了这些乡间人物身上的光芒,如同搜集一颗颗露珠的记忆,她写下他们的生生死死。
新作《我本芬芳》中,杨本芬将目光转向了婚姻,讲述了将一生奉献于家庭,精神和情感需求却被忽视的女性故事。
经人介绍,在劳动大学读书的女学生惠才认识了吕医生。不久,惠才因家庭成分不好被下放,面临失学困境。
吕医生承诺她,结了婚会尽力帮助她上学。成婚后并未等到上学的机缘,不仅如此,吕医生似乎也并未做好进入家庭生活的准备。
尽管他是一个“好人”,一名好医生,但他的体贴关爱只给予他人,对妻子却是冷漠疏忽的。
婚姻给惠才带来深深的伤痛。她忙碌操劳一生,将三个子女培养成才,也明白了婚姻“可能并不指向幸福,而是使人心碎。
杨本芬以家族史为蓝本,讲述了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与芸芸众生的命运形成互文,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书里没有复杂的谋篇布局,也没有宏大的立意,叙事简单明了,杨本芬的文字质朴、坦诚、克制。
她记录下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他们如何历经颠沛流离、饥饿困厄与家国之变终不改其温厚、良善本色的一生,也记录下了彼时无数随命运载浮载沉的渺小个体的缩影。
书里没有达官显贵、奇闻逸事,只是在杨本芬生命中走过的普通中国人,她的母亲、兄弟姐妹、邻里乡亲,却迸发出格外的光彩,“这些承受历史动荡的小人物。
在杨本芬眼里,这些承受历史动荡的小人物,于命运浮沉中遭遇的苦难、孕育出的坚韧,不该被就此抹去,而应该被所有人看见并记住。
耄耋之年,很多人止于含饴弄孙,杨本芬却开始出书;从未受过任何专业写作训练,却写出了几本豆瓣目前评分8.9的作品。
从杨本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无论基础多么差,条件多么恶劣,只要热爱,只要有梦想,想做什么事,什么时候都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