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瞥

作者: 倩谁寄语春宵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7:42 被阅读0次
    西安一瞥

    迄今,出行动力尚不清楚,但似乎又异常明晰。退到人群背后,任情观察,多数人自愿或者不情愿地接受一个校园所制造出的文化影响,或许这是融入群体的一种表现,追求美丽、关怀、激情、知识、名誉等,让生活成为一滩无谓的琐屑,也许这是生活本身,只是我并未有过相关认知而已。直到人把软弱逃避当成一种常态,乃至多数人悦纳,并认定这是“人性”的必要,恕我无法苟同这种软绵无骨的思维方式,翻阅劳伦斯的作品,给一句话做上了记号:大学本身就是工厂的一个又小又脏的实验室而已。我并不认同这是对现处生活的憎恶,只是某种文化怪圈让生活的虚妄暴露无遗,失望罢了。身边的人便是已知数量的排列,世界也是没有形体的实体,各式各样的人生各得其所,不过与我何涉。我并没有对生活消极,只是我的能量倾向于消耗在未知的宏观命题里面。远行,势在必行。这是我无声的反抗,也是对美学的追求。偶然看到朋友拍的灯火辉煌的鼓楼照片,心念一动,于是西安的图景便在心里朦朦胧胧地勾画出来,在里面任意东西,追索难能可贵的严肃性,那就选择一个临近的陌生之地。吾之心意,在哪里,想一想,找一找。距离适中,三天的假期即可消受。

      但总归是模糊难辨的,没有查阅历史资料 ,没有大肆搜刮信息,没有炽热的期待,只是平静地等待出发的日期。只是到了那一天,有些微微慌乱愕然,茫茫然地向未知踏出一步。当人强调历史知识储备对这次想象型旅行的必要性,我突然忍不住要想如果我偏要倒行逆施呢?谁料来是无意,离是有情。

      将眼光平铺在路边的建筑,我内心荡出某些草率的点评,即整饬的建筑遗留出飞甍之态,同时部分檐上雕刻着弯弯曲曲的少数民族语言。上次见到这些花花绿绿的雕花还是在故宫游览之际,偶然感到一阵倦怠,抬头,赤柱赫然挺立,琉璃瓦绚烂夺目,雄视万象。一瞬对集体智慧的森然崇敬腾空而起。及古城墙处,古代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辉,并不让人觉得两者存在的突兀。它毫无违和感的贴合想必是基于它历史赏赐给它的品质——包容,让现代的发展在这里有了相应的归属感,古代与现代遥相呼应。倘若没有历史积淀中出现的纷争与融合,两者不同质地的文明在短期内杂然前陈,莫不如张爱玲在《沉香屑》里面刻画得那样:“从走廊上的玻璃门里进去是客室,里面是立体化的西化布置,但是也有几件雅俗共赏的中国摆设。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壶与象牙观音像,沙发前围着斑竹小屏风,可是这一点东方的存在,显然是看在外国朋友的面子上。英国人老远地来看看在中国,不能不给点中国给他们瞧瞧。但是这里的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荒诞、精巧、滑稽。”这里没有组合的荒谬,这里的和谐让我想起我曾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望向草坪交流切切的居民,万事安详,那是饱受人间疾苦后呈现的淡然祥和之态。这里也是各个朝代更迭保留出最有生命的建筑,带着超越性质迎接新时代。

      对于民俗景点,我怀着不可名状的欲望已然走过不少,依旧难以平复,反倒是愈发浓烈。我很早就抵达钟楼与鼓楼附近,进行不认真的浏览计划。唐代建筑,旅游须知,背景知识,现代商铺,并无新意。只是布局很有大唐的恢弘之感,它有气质,你根本无法忽视。但最强烈的气势被大唐不夜城所吸纳。它巧妙地借助五光十色的灯光发散在它开阔的景致上,非常自信。它擅长制作迷幻的感觉,将人控制在自己的掌控力中,显示中原无比的优越感。它暴露出的大气打着慵懒的调子,没有刻意去迎合什么,它从来都是不屑。历史文化它信手拈来,应付游客自然是绰绰有余,其他盈余出来的文明,它任意处置,要么拽出来作为城市气质,要么踏出去参与丝绸之路,显示出有恃无恐的骄傲。人语嚷嚷,继而各分散。遽然而至的空荡让我想起两年前的南普陀寺,我在那里伤怀,一些事,一些人。此刻却有种新的观点,所谓的这些游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我救赎,将自己从过去中独立出来,正视现实。或许它不就会成为一桩谈资,年少遗梦乃至纸张记录,但此刻的醍醐灌顶算得上是它的顶级意义了。说起救赎,我早些时候在天主教堂听一群中年人念叨“赞美耶稣”,行动迟缓,面部虔诚,怀揣着绿色的小书册,如捧至宝,对着台上穿着白衣的修女牧师投上单纯深切的目光。人生行至此,需要一些信仰来解释之前的种种,顺便得到灵魂的皈依。

      说到自信,有一个出浴的女人不能不提。脸莲红,眉柳绿,胸素白,钗斜鬓乱慵未整,闲看中庭栀子花。整体圆润秀劲,多姿雍容,很放心大胆地展示自身女性的特质。我在华清宫中央看见她出浴时的白玉裸体,转眄流精,光润玉颜,享尽恩宠的身躯无不散发着娇体淌香的诱惑力,以及懒散中折射出睥睨天下的高傲。不可否认她的美貌和情事是这个充满娱乐性质宫殿的重头戏,只是我始终在羡慕她被宠爱栽培出的自尊。有趣的反差是,前半部分是男女鸳鸯戏水交欢之乐,后半部分是牵涉家国危机的西安事变。有着基本常识与浮雕介绍,我本没有去看影展的想法。奈何失陷在浩浩荡荡的人流中,想找一个清净处收纳着旅行中细细碎碎的感悟与独白。以及想给模式化的观光注入新鲜血液,总该是抱有期待的。内部狭窄阴暗,我小心翼翼地扶梯而下,面前是演员忘我地再现动荡时期的中国人风骨。接着枪声四起,我被警官推搡,莫名一阵恐惧,我被丢弃在一个陌生而危险的时代中,孤立无援。在闹哄哄的社会躁动里面,出现零星的社会转机时刻,我趁乱找到观影的座位,实在没有力量去进入历史剧。灯光与音乐完美配合,并带动现场所有机关,也丝毫不忘穿插戏剧元素,制造出空前的视觉大烩菜。整部戏分的亮点我觉得是打通了微观视角,将庞大的历史事件集中在人物的内心挣扎里,产生出的情感振幅波及观众,让人不由得联想自己生命中的类似事件。这样细致入微的情绪被凝练成一帧图景,长久地闯入观众脑海里,牵连出一系列复杂幽秘的往事。这是一种人文关怀,内心震颤。结束之际,山头红日西沉 ,这里曾出现的香浓艳史与政治风云都成了导游的解说词,或快或慢,或紧或缓,一种难以言说与察觉的悲哀感侵蚀我的心。不知这能否称之为与艺术的零距离接触,内心对热爱的柔软与现实的坚硬愈发对立地野蛮生长,有些事情必须坚定,你,必须打破幻想,必须稳步前行,必须无畏风雨。

    在回民街里转悠。希木酸奶、肉夹馍、羊肉泡馍、镜糕纷纷来填充我的胃,我来者不拒。只是并没有让我尤为留恋,或许十八年的南方生活已经将我胃口的审美固定下来了,就像某些观念,拼拼凑凑,终成三观,对于不可撼动的原则,我始终保持质疑的思维,既拥抱又排斥。这里的居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场所与相关政策,在这里安营扎寨,安居乐业。动用自己的民族特色与宗教特色,他们兜售自己的特色产品。民族与宗教的多元,在这里共生,在破烂的建筑中以诚恳的面容面对天面对地。他们曾走出去发现东方的事物,以此来拓宽事业和自由活动的范围,过去生机勃勃的日子沉淀出流动缓慢的血液,顿在吆喝声中,顿在招牌幌子上,顿在爽口美食里。我坐在这里,独自想了一些事情,店家给我两片脆白的馍片,让我自己撕碎,我微微诧异,竟是这般吃法。我把时间懒散散地花在撕碎一片的功夫上,心里在反复咀嚼着上次访谈中我遇到的一些别致的对话。

      “每一个文学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位思想家,特立独行,很孤独,不合群。”

      “我觉得小说是一种矛盾。正是矛盾才推动故事的发展。”

      “你充满了西方浪漫主义气息。”

      "尽管文学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但是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交流。你要多出来走动。"

      “为什么爱写情诗?是因为自身有过丰富的感情经历吗?”

      “逃避便是保护单纯的方式吗?人终究是要长大的。”

      ......

      他抛出来的问题,但是只是粗浅地谈了谈我的感受,现在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了无人干扰的思考境地,能够自如地应答,只是我的后知后觉很难在问题出炉之际便能闪现。

      “挤进人群就能代表不孤独吗,这个世界貌合神离的事件很多,又有多少人的幸福是故意制造出来给他人看的?说到底,人首先要和自己心平气和地相处。我的爱好与偏执,已经是上帝给我最大的偏爱了。我清楚自己的所想,只要按部就班地往前走,我也会遇到生命可以与之匹配的人。但是,人生还是自己的,有自己的生存哲学,这很有必要。至于抗衡孤独,倒不如说是享受,训练出比较比较强大的内心去承接一些异样目光,我想,这是我目前可以做到的。”

      “小说对我来说是一种总结,里面囊括我的阅读,经历,见闻,想象以及价值观念。每次写完,代表我现有的文学水平与人生格局。”

      “我的浪漫在于有人保护我,也有自我保护的成分。”

      “最近想认识更多的人。随着我们观念的逐渐定型,我们的追求倾向会分野并逐渐清晰,有的人越来越靓丽,有的越来越有智慧,有得越来越有才华,有的越来越前卫,有的越来越善良,等等。不过一个人很难占有所有的优质资源,这是一个人生存精力时间的有限性,但是他可以结交不同种类的朋友,从侧面丰富自身,见识人生的新天地。在青年时代还是鼓励自己接触更多的差异,自我设限真的太过恐怖,人会被狭隘的偏见狠狠地戕害。总之,人生广阔,这又体现某种追求的无限性。”

      “梁遇春在《醉中人生》论及‘人们总以为英国的拜伦,雪莱,济慈是中国式的才子,又多情,又有才。我却觉得拜伦是一个只会摆那多情的臭架子的纨绔子弟,雪莱只是在理想世界中憧憬着,根本就和现实世界没有接触,多次的结婚离婚无非是想要表现出他敢于反抗社会庸俗的意见。济慈只想尝遍人生各种意味,他爱爱情,因为爱情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刺激,内里面包含着咸酸苦辣诸味,他何曾真爱过他的爱人呢?’我想我属于后两者的结合。情诗里面体现出来的感情具有超越性,很自由,很纯粹,很天真。”

      “可这个世界上就有人一心一意地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当然我对现实主义是很敬仰的。尤其是由前者转型到后者,持有苦行僧的秉性。仿佛是《我在霞村里的故事》里面为获得敌情的女子,自我献身,让洁白的身子给敌人糟蹋,以及承受封闭村民的闲言碎语,一个人承受所有。然后灵魂在苦难中得到淬炼,奔腾到俗世所不能企及的新世界里面。一个内心丰盈的人又不得不培养出双重人格,让坚硬的新型性格去抗衡,于是这种中性特质的人为了写作重新组构了自身。这未尝不是一种伟大 。”

      深深地浸入眼前生活的人不止是这些生意人。我在书院门看见埋头清理笔砚,书写古字,擦拭钟表,翻阅经典的人,内心万分受用。不在乎历史,不在乎名利,不在乎未来,此时此刻,他们拥有的只是现在,与爱好共处的当下 。起初我以为这些破旧小街小巷里的作品是很低廉的,问价钱的时候,老人乐呵呵地给我介绍不同价目,其昂贵让我错愕不已。他摆出一种理所当然的姿势,我被这种安静力量所征服,于是对定价异常认可。相反,我在兵马俑处的感触反倒不及这些平凡之景给予我的那样深刻。我和皇帝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的阶层,所形成的人生观与死亡观差异让我叹服。破损的遗址与导游的讲解,我只能迷糊地想象出他扫六合时飞剑决浮云的雄伟。但是观摩前人的诗作,我却获得极大的精神餍足。“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骊山脚下秦皇墓。墓中下涸二重泉,当时自以为深固。下流水银象江海,上缀珠光作乌兔。别为天地于其间,拟将富贵随身去。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可怜宝玉归人间,暂借泉中买身祸。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前人之述备矣。我在迢迢历史长河中蹭出巨额的自卑感与羞愧感,在前作中受到指引,按图索骥地捕获历史的厚重感,以此来掩饰自身的无知。其次是大明宫遗址公园内部的空荡只能让我仰仗解说词与画作来苦捱这观光时刻,又隐隐约约地嫉妒古人有幸观望圣殿恢弘的壮景。日头高长,或许在大唐芙蓉园里面不需要有这么多的思想负担,享受占上风。投身在月色明朗与风香檐阁中,权当是温一温旧梦,繁华观无足,举首望北斗。于满园光怪中,恰巧收到一些蜜语,结合着一湖金碧,内心有着难以体察的柔情,低头笑无限。忍不住祈祷人生多一点这样美妙的时刻,让我沉醉不自知,永怀天真。无端酝酿出细腻的感情,我慢悠悠地说给朋友听,还有一些不能用口语的话,我收藏在心里。总想起朱生豪的一首情诗“只有你好像和所有的人完全不同,也许你不会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时较之别人在一起时侯要活泼的多,与世绝缘的我,只有你能在我身上引起感应”,我默然。我的冷漠清高也只能在特定人面前完全消弭,成为了赤诚善良的人。这样的人,却很适合在这样的夜晚想起。

    在临走之际,想起遗漏掉了永兴坊,是一个小型的历史产物,小到让人觉得是历史车轮掸落下的灰土。我在子长煎饼的门口看了敞窗而烹饪的雇员们,在民族乐中不紧不慢地煎着饼子,全然不顾水泄不通的顾客之焦虑。他们有着很强烈的认知,不到十点多坚决不开张,雇员们端着饭碗坐在后院笑嘻嘻地吃着早饭,谈谈趣闻,至于顾客,就让他们等着吧。无论怎样,他们都很自信会有络绎不绝的顾客,太阳底下无新事,经营自身的生活就已然实属不易。

    被五千年淘洗的城市在中原完成自身的新城代谢,我不可能领略它的千万分之一,这样说又似乎故意拉开彼此之间距离,一份历史将两者生硬地隔离,只是差距不应该成为隔阂的理由。在碑林博物馆里我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遒劲的字体上,只是望着薛涛的画像发愣,静观默会,生命里面的不甘心不允许被打败。我们是来自不同时空的人,我这样把幽微的心事让你窥视,你要保密。总之,被陌生之地稍微扯开点的视野警惕自己认真应对生活的起伏。

      以诗作别:

      “最可凝视的是那儿几颗淡淡的晨星,在白昼正式降临前它们次第消失。海面平静如镜,尘世的悲伤已无足轻重。”

    西安一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安一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pp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