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七星寨的鼓,敲烂用布补,究竟是布补鼓,还是鼓补布......”这是小时候爸爸教我的一首绕口令。你摊开地图,找到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就是七星寨了;七星寨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山坳叫夏家湾,这里住着一群勤劳乐天知命、淳朴厚道的人们,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同一个家族----伏氏,当然也包括我。
正文
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中度过的。夏家湾不大,打喷嚏便可惊动到隔壁的许家湾,但这足以装下我们的生活和希望。
夏家湾,既然叫湾,肯定有水,河水就从伏氏老宅院前经过。河不是很宽,水亦不深,清澈见底,各种鱼漫游其中,最多的是火凡子鱼(学名应该是骚凡子鱼),或三或五,阳光透过粼粼波纹,将影子投射在沙石上,每次放学都要感受“临渊羡鱼”而不可得的心情。堂哥堂嫂经常在河边淘菜洗猪草或给牛洗澡,便会给我捉鱼,大多数时候是捉不到的,更多是给我捉两只螃蟹让我乐呵呵地回家。
伏氏老宅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是一个U型的大院子,住着至少七八户人家,大伯父和四伯父就住在其中。大伯父家门口有棵树,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树吗?那是一株可以结果子的梨树!连二伯父家都没有的梨树,那是我所知道区域里唯一的一株可以结果子的梨树!每年中秋前后,我和妹妹上学回来都会故意路过那株梨树,抬头数数有多少个;如果看到梨树叶满地,便会沮丧,如果我们在摘梨的现场肯定能尝到那期待已久的甜爽,现在都收工了,肯定没得吃了,失落也失望,不过这时菊姐出场了,嘿嘿,不错,有梨可吃了,那失而复得的心情让我把书包里的梨摸了又摸,又一蹦三跳乐呵呵的回家了。
说到吃水果,二伯父家那个才叫多。二伯父家与我们家相距不过三四百米,他们家简直就是住在果园里。最外面是一片柑橘林,大小数十株,往里走是几株大的李子树,铺满石板的院坝边是一排葡萄架,有些葡萄藤直接牵在了李子树上。我躺在树上摘李子吃葡萄不知有多少次了,但让我最爽的是五六月吃恩桃(就是樱桃)。恩桃成熟时,红艳欲滴,晶莹剔透,吹皮可破,玲珑可人,不说了,口水上来了。往往第二天起来,牙齿酸的要命,原来头一天恩桃吃多了。
我们这个大家族人口众多,每年都有各种喜事,结媳妇的、打发女的、满月的更不说还有长辈祝寿的,修房造屋的,整个夏家湾都热闹非凡。大家早早地在院坝用垫席和竹竿撑起一个棚,既遮太阳又挡雨,家家户户的桌椅板凳搬来,在玉哥家弄来留声机,杀猪砌灶,切菜炖肉,张贴对联,每个人都乐呵呵的,鞭炮声声好不热闹。
只记得二伯娘在娶儿媳妇的日子里那哈哈声响彻夏家湾直贯云霄,只记得菊姐出嫁时捆被子的红绳是用红墨水染的,只记得永哥娶了媳妇三天都没有出门,只记得才哥新居落成时,猴子都来恭贺了的,只记得......
我当时的任务主要是耍。但同族的大哥大姐就不同了,毕竟靠地吃饭,喂猪砍柴耕田犁地插秧打谷春播秋收这些活儿都得干,他们经常给我讲的一句话:面朝黄土背朝天。非常辛苦。也许就是这样的环境磨练了大哥大姐的意志,让他们变得坚强坚韧以及深入骨髓的勇敢和无所畏惧,也成就了他们的现在。放鸭子、捉黄鳝、学木匠、当裁缝、搞医学按摩、做老师等等,思变和蜕变的过程异常艰辛,岂是我这个非当事人所能体会得到的,也不是短短几句话所能表达的。我只见几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开服装厂,家具厂,理疗所,装饰建材,建筑工程等),在骨子里依旧勤劳勇敢淳朴的大哥大姐,可敬可佩
跋
我上大学后便很少回到这里了。爸妈移居到县城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七星寨夏家湾,湾里的人们依旧纯真,其实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为伏氏家族带来荣耀。这是爸爸在教他们和我所叮嘱的:孩子,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多么的不堪,都不要丢弃理想和良心。
还有很多的记忆,二伯父经常打野兔,在院子里听春梅姐给我讲有个年轻人在闯荡江湖的时候吃锅盔吃到金属(后来我才知道是〈侠客行〉)的故事……太多了,这些在当时是最平常不过的。
“七星寨的鼓,敲烂用布补,究竟是布补鼓,还是鼓补布......”摊开地图,指着七星寨,我将这首绕口令教给了我的儿子。
2015年9月于蓉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7959649/45c7fbc99bd9f6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59649/80446b3ac74bc11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959649/9814b2cfd719ad9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