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情感》的使用方法】笔记4
情感能让场景更丰满有力。若能巧妙地刻画出人物的情感,读者们就能走出“漠不关心”的领域,来到“感同身受”的世界。
描写真实的情感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要想创作出杰出的作品,就离不开表现人物情感的新鲜创意。
只有充分结合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才能表达出最有说服力的情感。
明确核心情感
一些特定的场景确实能够激发某种特定的情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会同时产生好几种复杂的情感。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将各种情感冲突交错的情形传达给读者,那就不妨后退一步,先把人物的核心情感搞清楚吧。
如此一来,你就更容易把握住这个人物接下来可能会经历的其他情感了。
一旦清楚地呈现出核心情感之后,我们可以稍稍叠加一些其他的情感,让整体更显协调。
宜少不宜多
用过多的铺垫渲染人物的情感,会拖慢故事的整体节奏,读者好不容易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写作前没有明确人物的核心情感,或是堆砌无关痛痒的词句,就很容易落入这一陷阱。
强烈的意象能让人瞬间想象出故事的场景。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努力刻画简明易懂的肢体语言,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另外,我们绝不能让过多的情感描写拖慢情节的发展。
关键在于时刻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让读者情不自禁地翻动书页。
充分运用场景设定
故事人物可不是活在幻想的肥皂泡里的。他们在不断与周围的世界互动。在牵涉情感的时候,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厨房里的人物在发火时可能把放在柜子上的酒杯摔在地上。可这个人要是在办公室,就得稍微克制一下心中的怒气了。于是他就有可能猛地拉上办公室的门,或是气得全身发僵,或是用力敲击键盘。
要打造出独特又不失自然的情感反应,写作者需要在参考情感词条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人物所处的环境。
在套路上动刀子
为了将感情传达给读者,作者理应尽可能使用新鲜的创意。
以“颤抖”为例。它是一种生理反应,常被用于表现恐惧与不快。但直接用“后背发凉”“毛骨悚然”来描述,就显得老套了,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当然,感觉本身是对的,可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颤抖顺着腿肚子涌上来”不是很好吗?把颤抖比喻成顺着植物的藤蔓往上爬的切叶蚁也行。
如果不用“颤抖”这个词就更好了,比如“皮肤仿佛都绷紧了”,“头发仿佛都竖起来了”。
总而言之,请大家大胆挑战全新的表现手法吧!我们有的是办法在套路上稍微动个刀子,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措辞。
欢迎阅读+点赞,我是平原雪,爱阅读,爱写作,爱分享,以我之笔,书写生活与梦想。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领取旗下会员福利,进简书写作社群,参加各种有奖写文活动(自由选择)!
我旗下会员点此链接续费,可以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