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史记成语(三十七)】壮烈的复仇——生死观

【史记成语(三十七)】壮烈的复仇——生死观

作者: 公子小眠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2:24 被阅读8次

    [成语]:日暮途穷

    [释义]:暮:傍晚,日落的时候;穷:穷尽,完了。太阳落山了,路也到尽头了。比喻计穷力尽,接近灭亡。原作“日暮途远”。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成语]:倒行逆施

    [释义]:原来是说做事违反常理,现在多用以形容坚持错误方向,干反动的勾当。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我相信这篇文章在司马迁的心里有着不轻的分量。

            《伍子胥列传》处处充满了国恨家仇、阴谋诡计,流传后世的两个成语“日暮途穷”和“倒行逆施”也是颇有苍凉和戾气,显出了伍子胥那个时代黑暗而又深刻的底色。 

            很小的时候,我看过京剧《伍子胥》,上大学后渐渐知道这出大戏是根据《左传》、《史记》以及《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的故事情节改编而成的,全本剧目包括《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河》、《鱼藏剑》和《刺王僚》七折。民国至今,演出伍子胥的几位老生名家,从程长庚、杨宝森到于魁智,均是功力不凡,如此唱腔繁重的剧目也能驾驭。

            而更让我感兴趣的,则是伍子胥本人的经历。

            略微了解伍子胥的人都知道,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猛人,文武双全。在楚国时,自己的爸爸伍奢和哥哥伍尚被奸臣费无忌陷害致死。经过一番波折跑到吴国,带着吴国的部队攻破楚国的都城,为了报仇,把当年听信谗言杀害父兄的楚平王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后来碰上吴越之争,伍子胥告诫吴王夫差要斩草除根,但夫差受奸臣伯嚭蛊惑,非但不听,反而将伍子胥赐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夫差身死国灭,伍子胥生前的担忧最终应验。

            除去一些枝枝蔓蔓的细节,伍子胥的经历就是上述那些,归纳起来一句话,从仇恨开始,以仇恨终结。

            如果不是伍奢摊上一个昏庸的楚平王和奸邪同僚费无忌,伍子胥可能成长为楚国的顶梁柱,就不会亡命出逃;

            如果伍子胥不逃到吴国,可能就没有人会举荐孙武,这样“兵圣”也许没有出头的机会,而吴王阖闾也就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如果伍子胥不是个硬骨头的臣子,他就不会在“孝”字当头的驱使下,死命与楚国为敌,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死去的楚平王挖出来当众鞭尸;

            如果伍子胥奉行“邦有道则用,邦无道则隐”的理念,可能就不会死谏吴王夫差,也就不会被伯嚭陷害,被夫差赐死。那么以后也就没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春秋晚期的历史将会重写。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种种假设里的伍子胥,也不再是真实面孔的伍子胥。

            有人说伍子胥是英雄,他有勇有谋,不拘泥于愚忠。父兄蒙难时,他立马意识到“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能够暂存有用之身,借力打力,以图报仇,比那些含冤殉葬的臣子高明了不少。在挥军杀进楚国后,面对好友申包胥对自己鞭尸楚平王不够人道的指责,伍子胥显得杀红了眼:“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这话说得很血腥,也很决绝,好像是穷途末路的枭雄,明知回不了头,唯有一条道走到黑,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也有人认为伍子胥是刚烈暴戾的毒士,自己的父兄被奸臣所害,然后就要带着他国的军队进攻自己的祖国,无情的战火将对两国居民造成多大伤害?多年的仇恨难以消除,还要把死了的老国君搞出来鞭尸,未免太过凶残。因私废公,因一人之事拉两国下水,心思毒辣。

            司马迁看来是倾向前者的,他的评语充满感情:“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伍子胥能够看清楚形势变化,热血填胸,孤身争命。对于吴王阖闾,他能以德报德,对于楚平王,他要以怨报怨,看来是这种敢作敢当的男儿本色触动了太史公的笔锋。

            伍子胥从贵公子沦为灭门之祸的幸存者,他的才华被仇恨所激发,背负着仇恨他辅佐吴国,功成名就,到了又是因为谗臣陷害,含恨自杀,重蹈了父亲的覆辙。临死时,他满腔愤恨,嘱咐仆人:“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这充满了诅咒性的话语和鞭尸楚平王行为如出一辙。

            伍子胥对楚平王、费无忌恨,对夫差、伯嚭恨,仇恨成就了他的功业,最后仇恨也毁灭了他。伍子胥是个悲剧性的人物,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伍子胥就是《铸剑》里眉间尺的翻版,活着就是为了复仇,这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司马迁赞赏“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的行为,这也是伍子胥的生死观,在这个理念下,日暮途穷、倒行逆施,都算不得什么了。

            他的故事,有了壮烈的意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成语(三十七)】壮烈的复仇——生死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t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