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左翼文学思潮,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演变和批评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左翼文学倡导拥护并支援无产阶级斗争的革命文学,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起的普罗文学,以蒋光慈的作品为代表,主要模式为革命+恋爱,人物呈现明显的符号化、概念化倾向。
1930年以后对此进行了批判和清算,随后进入了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创作阶段,具有题材决定论、公式化机械化的特点。最后是社会分析派小说,社会剖析派作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并发展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创作方法上建立起了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自觉将小说与社会科学结合,在大规模、全景式再现中国社会、表现各个阶级现实动向的同时,以科学理性精神侧重从经济角度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生活进行剖示。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具有复杂性格和悲剧命运的典型人物。左翼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关注个体命运,倡导社会变革。
30年代的文学思潮延续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精神观念,并且在理论资源方面多有所开掘,左翼组织的文学运动的兴起形成了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由是构成了30年代贯穿着多种“人”与“阶级”的对话、冲突、交流与交融的思潮格局。
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不断进行文艺思想斗争,除了语言上的文白之争外,论争基本上是在左翼革命文学运动与自由主义者的人文主义文学派别之间展开。总体上,这些论争的焦点都不离文学与政治、文学的本体性、文学中的人性与阶级性、文学的功能等。左翼作家批判新月派及其所宣传的人性论,批判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的幽默与闲适文学,还批判朱光潜、沈从文等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想,这些都是30年代重大的文学论争。
无论怎样,正在认识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成了左翼革命文学运动的指导思想,而人文主义文学思想也对左翼作家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影响,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革命文学思潮都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