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玖哥
阅读时长约5分钟
余华的《活着》描述的是中国过去五十年前的社会,这段历史不老,至少影响了我爸的童年。于我这个90后来说确是那么遥远,我无法想象那时的人们生活水平,无法想象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那么的贫瘠。
我是结合电影把这本书看完的,如果福根的老爸不是“老王八蛋”,且对福根教导有方,或许福根的命运会好过些吧?看到书籍和电影的前半部分,脑海想的最多的就是关乎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为人母了,我会竭尽全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在我组成家庭择偶之际,跟“嫖赌毒”沾边的人就决不可能在我的考虑范围,并且跟我结合的是因为“爱情”而不是“为结婚而结婚”的逼迫。父母亲之间表现的那种真真切切的感情也会感染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善意。
既然是“家”不是“屋”就得有家的感觉,温馨、整洁且富有书香气息是我对家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家庭不能缺少“书”的陪伴,一周至少一次的“家庭读书会”是需要的。
要是有个小空间就再好不过了,可以让我的孩子去捣鼓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建个魔法小城堡亦或是做些家庭“魔法化学实验”。哦,有了这些好像还欠缺了点什么,是的,小花园,花园里面种着应季蔬菜,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同时也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烹饪的选择过程中,他(她)自己选的蔬菜,难道他(她)会不吃?
已为人母,也意味多了一个模仿者,或许他(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错的,但孩子知道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所要做的不是去责怪而是去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引错方向了。福根反驳他老爹时说:“没有老王八蛋,哪有小王八蛋啊?”连他老婆离开他时都说:“这回,我要能生个儿子,长大了不能像你这样。”
我与我弟有着十多岁的差距,真的是看着他长大。我妈有个很不好的思想——凡事是别人的错,从未想过是自己的过错,“都怪”的排比句成了她的口头禅,而这样的思想也导致我弟弟遇到问题时第一想到是绝对不是自己的错,包括他对自己成绩的解释,他会说:“都怪那谁谁把我头撞了下,结果我就变笨了也考不好。”我哑然,这是一个二年级孩子说出的理由。
我尝试让他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努力将看电视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他照做了,上周很兴奋打电话告诉我他语文考了80分,这是他上二年级第一次优秀,孩子的可塑空间也是很大的。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做一个好榜样,活到老,学到老。
2.给孩子办个借书证以及让他(她)至少接触一门乐器
这一点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雷夫给的建议,我很认同。即便是我以后可以毫无压力地买下想买的书籍,我还是会给孩子办个借书证,图书馆的氛围是家无法比拟的,偶尔换个环境看书写字有着别样的感受,况且图书馆集结着众多的书籍爱好者,图书馆的书籍也是经过甄选的,90%的书籍是有营养的。
“热爱阅读”的习惯是会“传染”的,我希望我的孩子染上这种“病”。这样他(她)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也会碰到成千上万的老师与他交流,脚未踏上大西洋心或许就飘过去,看过许许多多的壮观景色,那些动人与奇异的故事不是我们为人父母所能给他(她)描述的,毕竟人的知识与经验以及想象力是有限的。
至于乐器,我活了二十多年仅接触过吹不响的“笛子”以及“迷你口吹琴”。每路过“乐器”店的橱窗我会多看几眼,可看看自己的口袋以及想想自己的时间只能叹息着离去,好友说了一句话:“以后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去学门乐器,学不起我都不让他(她)出生。”这句话逗乐了我。
现在想来不无道理,我们现在追求的不是温饱生活,而是有质感的生活,这种质感就是回归到人性,即追求快乐和享受幸福感,乐器不就是这把钥匙吗?音乐给人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有悲有喜,但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关键是能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导演给福根也配了个艺术基因,福根会耍皮影,这电影里面的福根要比白纸黑字里的福根幸福多了。
3.让孩子与自然为友
城市化建设让人越来越远离自然,那些远离的东西却越让人怀念,越需要她们的滋润。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看到的世界仅仅只是高楼大厦以及钢筋混泥土,这缤纷的自然世界更需要他(她)去探究。
我的老家有山有水,水是绿的,山是青的,也载着满满的童年记忆。山叫“莲花山”,有段美丽的传说,两个仙子在那下棋舍不得走索性就在此过上炊烟生活。
山上有个庙,却没有和尚,有守庙人,庙在半山腰,虔诚的我们总是借助双脚到达目的地,在途中我们看到过山羊,比动物园里的更有灵性,还有不知名的植物总是绿油油地笑着,盛夏的时候还能摘到野果子吃,吃完嘴唇就像涂上橘红色的口红,这是自然馈赠的化妆品。这样的小时候让我喜欢上了登山,喜欢上研究那些花花草草。
趁着老家的环境还未被破坏,赶紧带着娃回娘家看故乡的原风景。这样还不够,我会带孩子去那些值得去的地方看看,领略一下北国的冬天以及堆个雪人打个小雪仗;喝喝青稞酒,住住大草原的蒙古包;摸摸澳大利亚的袋鼠------说不定会爱上一门户外运动呢。“纸上得来终觉浅”,让他(她)不期而遇曾经在书籍或者视频里所描述的,内心该有多欢喜?
4.适时陪伴,适时放手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是个独立的个体,都在黑暗中摸索爬行。人生驿站,人来人往,总有一天父母也会从你的火车下车。陪伴自己最久还是自己,所以得学会跟自己独处,这是很多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我曾经是留守儿,我说过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这样的罪人我可做不起。所以在孩子的前期我会陪伴着他(她)成长的,其实我也在成长,毕竟人到死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这里的爱也包含父母对孩子的“爱”,小到让他(她)生活自理,大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当然父母可以给出意见,但不是命令。
苦难在哪个年代都是会出现的,只是他会乔装打扮,以不同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作为父母的我做到了以上几点,教会了孩子明辨是非,也有抗挫的能力和心态,相信在苦难面前他(她)会更有作为。
感谢阅读,这篇是一年前埋在“草稿箱”的旧文。再次翻开,我仍然认同里面的观点。我承认有些理想化,多年以后再来验证自己的文字……
明天继续更新科学护肤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