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陪育课程第五课

家庭陪育课程第五课

作者: 秀琴sukin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12:05 被阅读0次
    第五课作业

    终于可以上课了,终于又听到了陈妍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还看到了知性优雅的瑛瑛校长,通过屏幕,传达着她的能量场,昨晚是幸福又喜悦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显得格外珍贵。写作业也是幸福的,因为还有作业可写啊。

    写作业的过程,用输出倒逼输入,不得不细细回忆上课听了什么,还有多少东西留在脑海里,甚至是再一次回看课程,通过自己的书写,那些听过的内容才变得渐渐清晰,印象更深。

    “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做到自己认为能做到的”,这个金句真是让人有醍醐灌顶之力,好有道理啊。可是“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而觉察,觉知就是一场从“知道”到“做到”的取经之路。

    “向上一度仰角”,让我检查,我和孩子说的话,是在哪个阶段。很多时候都是在:I can not do it。例如: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教:“不要跑这么快,你会摔跤的”。这句话给孩子的暗示就是:你做不到安全地跑。“这道题做错了好几次,你是怎么搞的?”这句话在孩子听来:我是做不好这道题的。“快一点,总是要我催你,你才去做,你就不能自己安排吗?”孩子听来:我不会安排自己的事情。我们越是希望孩子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但是表达出的意思却是他不好,他做不到。如果换一种说法:妈妈看到你跑得很快,而且还能保护自己不摔跤;这道题好狡猾,我觉得你可以想出更聪明的方法打败它;妈妈发现你开始有意识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你今天就比昨天早起了1一分钟。这些正向的暗示,就是向上一度的仰角,引领着孩子“更上一个台阶”。

    “OK模型”,给我更多的思考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在最好的象限,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努力去转换。觉得自己不OK,这并不是坏事,相反,我们才有机会去做些什么,让自己有所改变。比如说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写的又快又好又多,我内心就会有些焦虑:觉得自己的作业写的不好,很差。比如明明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学不能致用,就会觉得:自己都是白学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些自我否定、自我攻击的想法上,只会让自己陷入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只有通过转换,才能让自己跳出来。从言语上,从行动上。“OK模型”也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觉知,我每天的生活,都处在哪个象限,我可以怎么做去转换。

    陈老师坦诚分享自己家的案例,暴露自己的脆弱,让我更喜欢她的接地气,和一个一直表现优秀的人在一起是非常难受的,因为她处处可以让你觉得自惭形愧。陈老师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我们都不是完人,做不好也没关系,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方法,去做弥补,去做修复。重要的是,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去接受,去改变。

    最后瑛瑛校长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能量场。在动物性和人性之间寻求平衡,理解世界的多元性,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我们才能接纳我们自己,我们孩子的多面性。

    没有很差的孩子,只有还做的不够好的孩子。幸运的是,从不够好到好,是充满希望的。

    觉察日记第五课1

    前段时间因为作业的事情,孩子完成的让我不满意,于是让他重新做,重复了几次,越来越差,忍不住责骂了他,话里充满了对他的否定,甚至是嘲笑。事后冷静下来,后悔说了这样的话,但是当时那一刻就是控制不住,越是能刺激他的话越是脱口而出,仿佛只有通过火爆的语言,才能弥补因为预期没有实现带来的失控感和失落感,从而在语言上获得力量。那一刻我俩都是不OK的,因为我的言语,孩子觉得自己很不好。我也觉得自己真是一个糟糕的妈妈。

    平静之后,我向孩子道歉,孩子泪眼婆娑,哭得很伤心。他一边哭,一边说,当我批评他,说他不好的时候,他没有能量去做好,即使他很想做好。他脑海里一直充斥着我那些不好的语言。他还说,他需要鼓励,才会做得更好。

    激将法或者拿其他优秀的人和他对比,不但不能让他做好,反而只会让他觉得:我不OK。

    通过这次事件,我做了反思和调整,努力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孩子表达我看见他哪些进步和努力。孩子天生都是向上向善的,当他知道自己是OK的,他会去做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这几天不但作业完成的很好,而且主动帮忙做家务。因为他从我这里接收到的信息是:我认真上课的样子真帅;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我给妈妈讲故事,她觉得很幸福;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我为自己的家付出了努力……我OK,他也OK,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

    觉察日记—第五课2

    这个超长的寒假,兄弟俩呆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是24小时,每天都会有矛盾,一会打的不可开交,眼泪还没干,有嘻嘻哈哈在一起玩。

    但是我发现哥俩最近矛盾减少了,弟弟新学了一个技能,当他弄坏了哥哥某个东西,听到他说:对不起,哥哥,我是故意的。哥哥和我都笑起来,哥哥纠正他:你应该说,我不是故意的。过两天,弟弟又换了台词:对不起,哥哥,我要抱抱你。

    哥哥也说:对不起,小果,我要抱抱你。

    然后我也开始说:对不起,西西,我要抱抱你。

    这句话在我们家互相传递着,家里的能量场有了变化。做错了,没关系,那就蹲下来,抱一抱吧。纠结在对错中,有人赢了,就会有人输了,不如一抱泯恩仇!

    觉察日记-第五课3

    今天早上,老大,老二都出动,和我一起去健走,58分钟,4公里。虽然花了更多的时间,但总算坚持走回了家。老大和昨天一样,远远跟在后面,时不时停下来,像是很不想走的样子。到过马路时,才飞快的跑着追上来。

    对于孩子们停下来,我还是挺反感的,我觉得运动就是运动啊,健走就要有健走的样子,不要停下来蹲着看什么花啊草啊,观察什么动物啊。我心里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健走的任务。

    大人总是无趣的吧。总是奔着一个目标,一个结果而去。而孩子,是随时随地活在当下的。看到路上一只虫子,他就会立马停下来,仔细去观察,而大人即使看到了那只虫子,可脑子的念头是:我要完成我的运动目标。

    有太多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就会把自己困住,不懂得应变,结果也许很重要,但过程也是另外一种体验。

    如果希望孩子多去大自然中,就不要在运动时埋怨他总是停下来观察什么。

    如果希望孩子多运动,就不要在家里埋怨他像是得了多动症,一刻不停。

    明天的健走,试着按照孩子的节奏来,忘记自己的目标,停下来的时候,就好好体验那一刻,而不要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在孩子那里,一切的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为他们是全部的投入身心。

    觉察日记—第五课4

    上午,因为作业的问题,我和老大又闹了别扭。昨天的作业被打回,有个字写的不合格,我让他重新写,他写了,我觉得还是不好,他又写了,我还是不满意。一而再,再而三,我的情绪就起来了。我说他不认真,是为了应付而写。范字就写在旁边,照着写还能写不好吗?我说他敷衍,三心二意,写着作业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刚做完一项,人就不见了,不是跑去玩玩具,就是去听故事。我说他像船一样,撑一下才动一下,让他写他才去写。我还说不想写就不要写,这样写的不情不愿还不如不写。

    后来,他就边写边哭,哭的字都写不了。我看着他那个样子,更是怒火中烧,他的一脸委屈可怜相刺痛着我,反照着我的强势和蛮力。我觉得如果自己继续看下去,一定会忍不住冲过去,把他的作业扔在地上。

    我回到厨房,继续做着饭,慢慢开始冷静下来。再出来时,我过去抱着他,和他说对不起,妈妈不应该那样说他,他每天都要写作业也是挺辛苦的,刚才他已经很努力了,做了很多修改。

    发泄是很容易的,发泄情绪的那一刻也是很痛快的。可是之后呢?就是无尽的懊恼和自责,发泄也许只是几秒钟,可是事后那种内疚自责也许会纠缠几天,这种情绪才伤人。

    服个软,认个错,这事也就过去了,孩子不会揪着不放。难的是我常常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是对的,是为他好,我凭什么认错,是孩子自己没做好。

    鲁米说:在对与错之外,还有一片田野。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如果总是讲道理,论对错,就走不到宽阔的田野。认错的人不是软弱的,卑微的,而是愿意柔软下来,放低姿态来托底。

    觉察日记-第五课5

    这几天对老大开火的次数特别频繁,不上课,不写作业,写作业写的不好,不收玩具,和弟弟吵架,睡到很晚才起床,不刷牙不洗脸,一件接着一件。

    归根结底,是自己的状态差,很忙很累,但又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啥。心里想着无数要做的事,一团乱麻般纠缠在脑海里,但是手头又做不了这么多。

    写下来,用文字把一件件要做的事列出来,什么时候做,一件件理清,混乱的头脑得到了梳理,人也清爽起来。

    这时候再看孩子,好像也没多大毛病。

    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问题。我自己妥帖了,周围的一切都是顺眼的。

    我是一切的根源,这句话简简单单不过7个字,但是做起来真是难。

    觉察日记-第五课6

    今天早早5点起来做一件事情,之前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做,但是没有满足要求,今天又花了近6个小时完善。但是结果是需要重新来过。

    内心特别的沮丧,甚至有些愤怒,觉得自己的忙活变得可笑无意义。

    再也不想做这件事了。

    冷静下来想想,孩子似乎每天都在经历着这样的事。

    我随便一说:这个字写的不好,重新写。然后孩子擦掉重来。一遍又一遍。

    我随口一说,多么容易,但是我却体会不到孩子内心的挫败感,明明已经很认真很努力,却被妈妈评价为:不认真,敷衍了事。

    写不好就擦掉重写呗,读不好继续读,直到读好为止……这样的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有自己在做,在经历,才知道有多少的不为人知。

    看到孩子难过的掉眼泪,我鄙夷地说:自己写不好就哭,哭能解决问题吗?动不动就哭,一点小事都承受不了。

    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又怎能感同身受?

    自己今天的经历,才让我开始理解了一些孩子的感受。

    觉察日记-第五课7

    昨天出门的时候经过科小北门口,校园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虽然看不到上课的情景,但是可以想象,一个个孩子们,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学习的模样。校园里一簇簇重瓣棣棠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去往学校的路上,开满了红色的杜鹃花,粉色的樱花,风吹落了一地的花瓣。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来不是理所当然,轻而易举的,这次疫情让我看到,自己日常的生活,这背后有多少人为此付出过他们的努力和劳动。就比如我们饭桌上简简单单的一盘青菜,从种植到收获,再经过层层环节到达我们家里,要经过多少人的手,我们才吃上了这盘菜?

    平淡且日复一日的生活常常容易让人麻木,甚至产生厌烦,只有失去了,才发现,这样的平凡是多么的珍贵。怀着感恩知足的心,珍惜现在每一天的日子,它虽平凡却是得来不易的。

    觉察日记-第五课8

    上午整理了家,收拾衣柜,把乱糟糟的衣服叠整齐,分类放置。打扫地板,每一个角落都拖得干干净净。做这些,仿佛自己的心也得到了整理和清洁。家务有身体上的劳累,但这种简单纯粹的劳作,让人内心变得轻松。

    给孩子削了火龙果吃,然后把皮放进堆肥箱,为环保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小小的,只要动手去做,日积月累,就会有改变。

    发了面,准备做豆沙包。孩子们很开心,最喜欢妈妈亲手做些好吃的。

    好像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妈妈想请教,如何改善亲子关系,老师建议说:给孩子好好做饭吃吧。

    回想自己关于妈妈的爱,关于家的温暖,好像都和妈妈亲手做的食物或者衣服有关。小时候很多东西都不需要买,吃的,穿的,用的,几乎都是父母做的。虽然没那么好看,但是带着父母的体温,烙印在记忆里,不会消失。

    一顿亲手做的美味,时常收到孩子热切的爱,或一个拥抱,或一句爱语。都说胃是离心最近的地方,俘获了胃,温暖了心。

    这种体验让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孩子,应该回归简单,用自己不会忘怀的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去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带着自己的体温,传递爱。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想要什么,都可以买,都可以买到,所以自己亲历而为,不用他人代劳,才变得弥足珍贵。

    那位老师说的真好,给孩子好好做饭吃,就是这么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陪育课程第五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yd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