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屈子
丁酉年,余以暇日往西北,欲以游之,盖此美景,颇有所思。途径西安、兰州、嘉峪关市、敦煌,其间之景,至今犹记之。
盖至西安,因家事,颇有耽搁,辗转居于瓜州村。自丰镐始都,于今长安以都十三朝矣。虽来往数次,然于此古地感慨犹深。城内有塔,伫立千载而不颓;有园,欲拟大唐之风容;有街、坊,名吃所汇;有碑林,千百大家之文;有宫,因汉皇之旧事。是故,长安者傲然。而长安之傲,非京华之所傲,京华之傲,若暴富者之象焉,如安邑也。长安之傲由其身,源于气魂。因十三朝之旧事,而京华之傲变之。
夫西北者,气魂也。长安亦然。因地域之广袤,习俗之所固,尽王朝之龙气,是以其气魂之浩荡也。汉唐盛世,胸襟伟岸,故其风大气磅礴,古今沿之。长按经安史之乱而衰之,幸矣,盖其物质之属留之者鲜矣,故其格局于今仍浩广焉。觅之者未有文化之于商业所重者。
北京则不然,物质所兴者众矣。常有园林以皇家之名名,观之,多为后建,且楼亭之杂,乱人心神。游玩毕,可忆之景寥矣。园林于江南所盛,而北方之园林,以山清水秀之景代“小桥流水人家”,以人工饰之,其格局方显皇家之大气。今者,盖知宫室之美,而未明园林之本,失格局、气度之所在也。
游之大明宫,多黄土、平地,些许馆于此立,或饰之一二复原之景,突显大唐之磅礴,此千宫之宫之恢宏。居之约七日而去,遂往兰州。余途径老玉门,其开发迄今已数十年矣。观之,火车站人影寥寥,视野所及,依稀有房屋、操场、公园,竟无一人。呜呼,人事变迁竟至于斯!
及至兰州,夜色渐起,闻有美食街,往之。至矣,时至亥时,食客众多,难有落脚之地,只见衣装与手机,随人流而走,不可逆洄。其间有饮品二种,其名已忘。一为热饮,混以牛奶、鸡蛋、米酒等,颇清淡,微甜。商贩甚矣,其名颇似。一为冷饮,于店内销售,食客甚众,余终不可入内。冷饮其味甚甜,颇凉爽,或有它味,余甚爱之。其间吃食以烧烤居多,其量之大,吾未曾见也,肉质较嫩,肥而不腻。
兰州者,山城也,四周群山环抱,市区难以延伸,故格局颇小。愈至西北,则佛教气息愈浓,所占文化之成分愈重。于甘肃,余今其感颇深。甘肃博物馆,佛经、佛文、佛像、佛窟者众矣,若有梵音绕耳,盖其或为西域之故属,而佛音易渡。于边塞之地,战乱混于平时,胡兵劫掠、苛捐杂税,故其民多于依托。佛度众生,万物平等,世人皆可成佛,其愿甚善,故佛教于此昌矣。明日,余往面馆,欲尝兰州拉面,配以辣椒,视之或油。然食之则有清淡之感,杂以葱、蒜之香,三日所不能忘也。约三、四日,余往嘉峪关市。
嘉峪关,素誉以“天下第一雄关”,今视之,存之关墙恐不足一二。攀之长城,尽显其巍峨势态,欲与天穹相接。过之数日,遂往敦煌。
敦煌者,若佛城,犹莫高窟、千佛石窟……莫高窟以事而未开,且其票难买,故作罢。夜观其节目,《又见敦煌》。泣其书卷尽散,迄今未归;国民愚昧,私贩国宝;列强虎狼之心,中国文物之浩劫,是今之学者,难睹窟中真迹也。然文物若留之于中国,其间浩劫不胜枚数,以十年文革为甚。于今,有力以护之,理应追回。况莫高窟者,先贤之所厚遗也,岂敢忘怀。
旦日,方往阳关,踏此古道,驼铃微震,此情此景,摄人心魂。余西望朔漠,东望故土,阳关于此间隔之,故风沙之苦,中原之人鲜闻之。无孤烟落日之壮美,惟朝代侵蚀之苦楚。然,于此,此苦楚当以升华,实乃异乡游子之盼耳!守关之盼,立功之盼,归乡之盼,是以家国永昌之盼也。杨柳微垂,今人难觅;千载雄浑,孤城零落,此为西北边陲之美也。及至山、泉。山可鸣沙,泉似月牙。黄沙浩漠独一湾月牙以缀之,沙山连绵,微风阵阵,若海市蜃楼、天上琼宇,非人间所能独享也,今竟下凡,与终生共赏。此间之美,非至美也,若阳光之于黑夜,希冀之于绝望,一山一沙,缺一而不可。有庙焉,仅余旧址,建此庙者,怕尽享此人世之独美。
世有自然之景、人文之景,而绝佳者,人文以配,自然而为。凡名景者,概有人文之息。自然之景故美,然以自然之谐趣,混以人文之升华,岂不妙哉?余今游之西北边陲,已无戍角边声。然仍有重兵列陈拒敌于国门之外,浩浩兵魂尽葬于此,是以佛韵石窟以安息。
同行者余之父母二人,于丁酉年夏以游西北边陲,共经陕西、甘肃二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