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象与骑象人:让你重新定义快乐!

象与骑象人:让你重新定义快乐!

作者: 慧眼识人才_陈慧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08:55 被阅读71次

    春节的假期已接近尾声,旅游聚会的、煲剧养蛙的,都该收收心,为假期后的工作做点准备了。

    想想,假期结束后,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极有可能就是,“假期都干嘛啦?”

    想给假期一个完美的收尾?想要在大家炫耀自己假期“战绩”时显得自己逼格高些?答案很简单: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吧。

    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象与骑象人》。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极有可能会撼动你的某些固有观念,让你对“快乐”有新的定义。

    《象与骑象人》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这是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书。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把人们复杂的心理比喻成“象”与“骑象人”两部分的组成。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快乐产生机制的观点。

    观点1:我们的理性很少能战胜情绪

    乔纳森认为,我们的感觉、情绪等本能反应就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骑象人是有意识、控制后的思考。前者相当于一个自动化系统,后者则是控制系统。我们总期待两者能配合良好,但实际上:自动化系统主宰了我们大部分的行为,还会和控制系统对着干,并经常获胜。这就是人总会陷入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原因。

    比如,大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越想压抑某个想法,这个想法就越会缠着你不放。假设你正因节食而饥肠辘辘,这时,你的控制系统会不断告诫自己“不要想鸡腿”,但是心理的自动化系统又会不断自我检查,“我没有想鸡腿吧?”结果,大脑一发现没有在想鸡腿,鸡腿的念头又立马浮现出来。

    又比如,为什么两个各持己见的人不断争吵,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此刻,双方肯定都在竭力寻找能够说服彼此的理由,但作者认为,即使你找到再多的理由,也无法说服对方!

    因为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不是基于理由,而是基于本能的感觉。心理的大象在看到某事物时,就有了“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判断,当别人问起原因时,“骑象人”才会编出各种理由。显然,这些理由都不是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真正原因。

    如此,我们的许多争执就显得很没必要。

    观点2: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快乐?

    你之所以会经常感到不快乐,源于“大象”的心理干扰和“负面偏好”。

    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时,理智告诉我们隐瞒此事才是最安全的,但心理的“大象”则会不断对你产生干扰,你会感受到“愧疚,害怕,恐惧,难安”,终于有一天,你忍不住说出了真相。

    不仅如此,这只“大象”对负面事物的反应要远激烈于积极层面,也就是“负面偏好”。大多数人身上的大象看的坏事太多,好事过少。研究显示,在夫妻关系的互动中,一句批评的话或一个破坏性行为造成的伤害,起码要有5个善意或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弥补。

    杯子碎了,就很难再复原。所以,请试着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观点3:关于快乐的进展原则和适应原则

    为什么很多人在成功来临的一刻,没有欣喜若狂,而是有像刚走完一段漫长的旅程卸下包裹的如释重负感?

    原来,人有两种积极情感,一个是达成目标前的积极情感,一个是达成目标后的积极情感。然而,后者的快乐感非常短暂,因为心理的大象在每做对一件事,就会产生快乐感,并立即记住这种快乐。但如果行为是在周一发生,成功却发生在周五,那大象就没法把两者联结起来。

    所以,过程要比结果重要的多,在每一阶段产生的快乐才是激励我们不断走下去,最终获得成功的动力。

    那么,你是否又认为疾病缠身的老人要比年轻人痛苦得多?

    其实不然,作者用适应原则告诉我们,老年人并没有因为身上的疾苦而痛苦不堪,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疾病伴身。这就是人的能耐——适应性。人对现状的判断,是以比自己现已适应者更好或更坏为基准,是相对的。

    20岁前的霍金,还在牛津大学,像众多同龄人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21岁的他,却被诊断出肌肉萎缩症,不仅全身瘫痪,最后连话也说不出,但这些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这就是人类强大的适应性,无论环境多么艰难,我们总能一点点慢慢适应。

    这样看来,早起、晨练、学习,这些被大家认为是苦活,但一旦我们养成习惯,就不再觉得苦了。

    以上,就是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还是赶紧拿起书本,开始自己的心灵之旅!相信你们会从《象与骑象人》中读到不一样的东西。

    (图1、5来自别样网,其他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象与骑象人:让你重新定义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af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