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推迟满足感与时间规划

孩子推迟满足感与时间规划

作者: 海洋A00 | 来源:发表于2020-12-05 17:41 被阅读0次
研究生:海洋
导  师:胡中海
学习时间:2020/12/3~线上课程
2020/12/5日笔记

【推迟满足感】

为什么大多数人能够掌握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避免贪图一时的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先苦后甜,最终成为失败者。

    孩子缺少自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能接受痛苦,那未必是父母管教的不严,父母常常因为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缺少模仿对象,对父母的处理方式全盘接受或者是全盘否定,如果父母懂得怎样自律,那这个孩子就有了自律的起点,如果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会意识到父母在他们心中的价值,父母是自律的人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有价值。有的父母为了掩饰家庭教育上的失败,会告诉孩子要遵守这个,要遵守那个,然后告诉孩子我给你钱我是多么重视你......这些真像无法逃避孩子的眼睛,孩子不会被谎言所欺骗,他们渴望的是得到父母真正的爱,如果父母一再的出尔反尔只会让孩子慢慢的失去信心,即使在表面上不会出现什么,也会唠叨满腹,大发雷霆,这会使得父母之前的教导一文不值!更糟糕的是他们会模仿自己的父母,模仿父母的行为拷贝父母的处事方式,是为自己的标准和榜样。

    沐浴在父母之爱长大的孩子,心灵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偶尔赌气埋怨父母一时的忽视,一个被父母珍惜的人,他都不愿意放弃生命,懂得选择禁锢而不是后腿,懂得勇往直前而不是退缩,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起点。

      像这种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灵,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是培养自制力的根基,他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如果孩子幼年就享受着父母的爱,即使孩子成年遭受到天大的挫折,攻心坚固的的自信心也会让他们鼓足勇气,勇敢的战胜困难,而不是自爆自弃,所以家长给爱而不是成绩上面。

    他觉的自我有价值就会努力照顾自己,自控力,自制力,自律就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自己,不让自身落后。

列如:在学校不被小事干扰,像借个皮心里总想着,别人踢一脚总想着给对方来一下,这些都是在干扰你。一个人在学校不是自暴自弃,是自我珍惜,自我照顾,他就是自控力超强的人。一个人在没有人管教他的时候,他自我激励这叫自控力强知道照顾自己了。

      【时间规划】

    如果认为自己有价值,就会认为我们的时间有价值,此时此刻有价值。

如果有价值的时间,就必须加以妥善的管理。拖延工作的包括学习上的,一个人他忽略了自我时间的价值,因此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一个人之所以拖延时间,是他童年遭受不幸的遭遇,亲生父母本来有能力照顾他,可是每逢学校放假都会把他们放在养父母那去,他从小就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感觉,这是安全感的缺失!依恋感的不足,造成了安全感缺失,他会觉得父母不重视他,父母工作很紧张,一定要找到陪伴他的价值,如果一个人之所以拖延了,逃避痛苦,逃避问题,他是觉得父母不重视他,也不愿意照顾他,所以从小就觉得低人一等,所以那些孩子童年被父母遗漏掉的,像工作忙啊,觉得父母没有精心照顾他们的,当他们长大以后,尽管他很聪明,但自我评价是很低的一个人,所以自我评价很低他才会不重视时间,一旦认识到自我价值后,自然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必然合理有序的安排管理。孩子在他童年的时候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他的内心才会有安全感。

    有的孩子就怕被遗弃,孩子到六个月大,就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与父母是彼此分开的,这个时候已经感觉到无助,他们知道依靠父母的养育才能生存,遭到遗弃就会死亡,所以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

      绝大数父母对孩子这种恐惧,都有敏锐的直觉,父母要做到口头与行动双结合给孩子安全感,不光是口头上的鼓励和保证的给予,还要在行动上多去陪伴孩子和拥抱,长大后恐惧自然消失。

    一个人一但恐惧消失,就不会贪图一时的享乐,一时的安逸,牺牲长期的幸福。为什么有的人会逃避?他会用某种方式,推迟这种满足感,他们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们的需求最终都会实现。缺少父母的疼爱和关心,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保证,生活在恐惧的阴影当中,恐惧使人失去理性。有的父母贪图省事,动不动就用遗弃的语言,攻击孩子和威胁孩子,列如:对着孩子说,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再哭我走了,照我说的做不然我不爱你了,你自己想想哦后果自负......的语言方式恐吓他们,这些都意味着抛弃和死亡。这样的父母把爱心抛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专治,这就使孩子对未来产生恐惧,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为地狱。这种恐惧的感觉会一直保留到成年,如果在青春期他会觉得手机安全,这里没有恐吓,而且有存在感,没有成绩。所以一个童年时候获得父母专注的爱,被关注的,他们宁愿提前透支未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但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在他们心里头,太遥远,太无望,太渺茫,太不可靠。

      一个没有爱的人,他会把生活看成是地狱,这种恐惧感一直延伸到成年,他们宁愿提前透支幸福和快乐和满足,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在他们眼里头,将来看的太遥远,没有目标,太渺茫,太不可靠,即使将来比现在好的很多,他们也不愿意等待,也不愿意对未知先苦后甜,只愿意得过且过,慢慢不说话了,得了抑郁症了。所以一个没有自我价值的人,有多么危险。所以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第一要学会:自律、自制力、自控力。自制是:我现在忍住了,后面得到的更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律:就要让安全感产生信任。

    不仅需要父母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食之以恒的照顾,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这份礼物,无法从父母那获得,孩子也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不过这个过程必然很艰辛,通常要经过一生的熬战,常常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父母你能陪伴孩子,你能给他安全感,给他信任的时候,你一定让他建立超强的信任感,要不然他用一生都无法修复,这就是我们古人说的,修心,修身,修形,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做父母的要给他基础。

    【如何解决问题】

  在这之前讲过父母的爱对孩子的自控力,自制力、特别有帮助,我们的方法就是推迟满足感的能力,就要先苦后甜,爱对培养自制力,自控力,自律很有帮助他的方法就是推迟满足感,方式就是先苦后甜。

    在不能推迟满足感的情况下,看看对成年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影响即微妙,又急剧超强的破坏力,如果一个人不会用推迟满足感,他有超强的破坏力,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具备这推迟满足感的能力,能够先苦后田,能顺利的从初中一直到考完大学、进入社会,成年之后不至于浪荡入狱,但是我们的成长过程当中,通常仍然是不完善的,因为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够完善,我们虽然可以先苦后甜,做个普通人可以,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完善,有的人到了三四十岁,从学习和修理日常用品,好多人一窍不通,虽然你工作很好、文笔很好、但一碰到机械方面的事就会笨手笨脚,就是一个愚蠢的傻瓜,你就会自卑的告诉自己缺乏某种基因,天生就是不会解决机械问题的料,甚至是到三四十岁快要结束生日的哪天,你看到朋友正在修理家里面的机器,你和他打声招呼的说:你可真能耐,我从来不会修理这些东西,对方说你只是没时间修理罢了......。你只要专注的进入那个学习状态,不去分心,你比谁都强。以后有机会,只要回到学校再生活里边,就要检验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只要愿意自告奋勇的,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碰到问题解决他,没有啥问题,是决绝不了的,你集中精力追踪这个事物的逻辑关系,你渐渐就懂得了,解决问题是有运作过程的。

    你人生当中在学校里,你所学习的东西对你未来没有用处,你没有基础的常识情况下,只要你愿意解决问题,你一定会解决了。很多人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经历,去解决心里上的问题,就像没有解决机械问题。所以我们能在这里得到一些启发,假如我缺乏耐心,或许就会把脑袋胡乱的想借口,胡乱的想自己不行,然后导致真的不行,这是人在这个世界里最大的秘密,你只要想啥,他就是啥,对很多人处理问题,不都是采取积极的状态而是消极的状态。

      人们通常只会通过大脑的记性反应发挥,随意动用自己的权威,我们用的都是大脑瞬间的一个火花,而非常态性火花,当你常态下经常火花,那就是精英,教育不是关注他的行为,而是影响他的动机。

    很多父母在工作上很出色有着极强的能力,但在解决家庭矛盾上很快的变成智力低下,问题的关键依旧是在于,对时间上的利用,家庭问题让父母头昏脑涨,他只会想尽快脱身,逃离现场,很多家长不愿意谈论家庭教育问题,逃离现场尽快脱身,尽快缩短问题的接触时间,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应对不舒服的感觉,也不愿意冷静的分析问题,虽然解决问题能带来满足感,但他不想推迟这种满足感,哪怕是简短的时间也不行,最终他没有从问题当中,积累出有效的经验,所以家庭从此~陷入到困难,很多家庭出问题,学业出问题。他不愿意停留在问题里面,只有停留在问题里面,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不要逃避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不是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在解决这些问题他仅仅是缺乏自律。

    我们有谁~总能花足够的时间来分析孩子的问题,《有那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分析自己》,所以不分析孩子问题的,将会导致孩子问题,不分析自己问题的将会导致成长危机。又有谁学会了自律和自我管理,有谁从来不会消极的想问题那!。

      和缺乏耐心,想让问题马上解决的态度相比,另一种态度更低级,更有破坏性,希望问题自行消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了,自己就会想立即解决,不然的话,他会心绪烦乱,寝食难安,这种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是那一厢情愿的等待问题消失。因为没有得到父亲理智的指导,没有谁会遇到问题马上就能解决而自行消失,更可怕会得不到任何好结果。

      任何时候都有问题,把这种关系在公开场合公开取得大家的支持。此时当下的问题没过关,将来还会面对这一关,他会妨碍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为了逃避问题而忽略了问题的存在,斌指望问题消失,是人生中,重大的问题。忽视问题,这个问题反应了人们不愿推迟满足的心理。直面问题会让人们,感觉到痛苦,问题常常不可能自行消失,如果不解决,他将永远存在,妨碍了你心智的成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问题降临的时候,我们不同程度的感觉到痛苦,放弃暂时的安逸和轻松的痛苦,你会体验程度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的合理方式,长痛不如短痛。

    创业是需要行动的,观望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等死,接受问题、面对挑战、面对更强烈的问题去完成。

    拖延是因为没办法,缓解心理压力,当断不断必留后患,优柔寡断那是妇人之仁难成大事,有些需要快速。为人父母真的不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孩子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是拖的越久,越是积重难返,解决起来那是更加艰难。

   

          《孟母堂家庭教育研究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推迟满足感与时间规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bg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