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设备出口,原本今天要出货,结果客户和我们为了一个商品编码争执得差点回学校找教课书来当裁判。
一周之前,我留意到一批设备出口给一家老客户,这家老客户一月底还出了几批设备。出货前我在客户交货系统里做好交货信息,交货系统是连接海关系统的,只要交货单做好了,海关一路放行出货。所以一月底设备出口很顺利。
二月底出货的这批设备,前一周我提醒跟单的小静一拿到设备净毛重就给我在系统做交货单。
小静跟进出货很积极,很快做好备案文件,盖章的出口文件都发给客户,我去客户交货系统做交货单,但是奇怪一直无法产生交货单,路客户采购询问,是客户关务还没有作设备进口备案,所以无法提交送货单。
连接两三天,我在系统里一直录入净毛重和出货信息,但始终无法提交。
采购李玉发邮件催促关务宋慧丽尽快做进口备案,宋慧丽拿到小静和李玉整理备案信息开始提出疑问:设备是做什么用途?设备为会叫应力筛选设备?设备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我们对宋慧丽一再问设备的性能问题感到奇怪和郁闷,就好像一个人问小白,你为什么叫小白一样。而且宋关务不是一口气问问题的,今天想到一个问题发一个邮件问一句,明天想到另一个问题再发一次邮件。照她这样的进度,别说如期出货,再等一个月都不知道能不能出货。
李玉也被这位的关务折磨得不行,让我们直接联系宋慧丽。联系电话要到后,我们才发现关务和采购不在一个城市,是客户上海公司关务代为报关。
业务负责人懂技术,对宋慧丽问的设备性能问题耐心解答,到最后设备性能都搞清楚了,只剩下设备的商品编码归类的问题了。
应力筛选设备的商品编码我们归到87商品类,但是宋慧丽判定归到90类,为了这个商品编码归类,我们和宋慧丽反复解释和沟通,我司先按87归类已经出过好几次设备,海关百分百放行。但是宋慧丽坚持认为90类没错,她有培训课件内容,反问我们是不是没有经过海关培训。
好家伙,我们和客户两边的关务开始翻出厚厚的海关编码本,各自拿出自己的依据,像辩论赛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各执已见。
最后,为了设备早点出货,我们同意按宋慧丽坚持的商品编码报关。
就在宋慧丽按她的90编码申报时,她忽然发出邮件,询问给她的备案信息设备的料号是不是错了。上午十点半的时候,小静跑来告诉我,可能是采购提供的料号是错的,我吃一惊,因为我知道料号就等于设备的身份证号,如果料号错了,对应的设备的名称就不是现在的应力筛选设备了。
我心里盼着是客户自己提供文件出错,责任不在我们身上。
过了半小时,小静告诉我是她提供错的料号给采购的。我马上去她电脑看备案信息,果然料号是复制上月出货的设备的料号,不是这次出货的设备料号,难怪宋慧丽一直在质疑我们的商品编码,她是按照我们提供错的料号在配对相应商品编码。
我的脑袋嗡嗡,想着以后怎么避免这样的错误再犯。估计小静心里更惊慌,当下只能安慰她只管做事,如实地和宋慧丽说明情况,配合重新提供备案信息。先把事做好,其他人说什么都听着。
有点可怕,一开始源头就错了,而且还没有人发现,大家只能一起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