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唯美控:川端康成篇之二 《古都》读后感
慕祺海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要做个说明,我个人认为本书的历史地位大于它的实际地位,它并没有书上的导读所说的“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情冷暖、世俗偏见等社会现状”,不过从书中个人物的情感经历来看却有“表现了日本人民的纯朴和善良的情感”。我觉得要达到“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情冷暖、世俗偏见等社会现状”这个条件,作者的深度显然还不够……
当然,有可能是我读的译本存在问题,我不喜欢此书的译者用的两个译词,一是“折回来”每次说到从一个短距离的小径来回都要用“折回来”这个词,就没别的译词吗?二是“将”,形容一些天气之类的变化或者是景物本身的变化,总要用个将字,如逼将,我总觉得这个词带有盛气凌人的意思,武侠小说里每每用到“杀将”一词都有傲慢无理的感觉。另外,本人读此书的末尾几章几乎要落泪了,当时听着本文中穿插的这首歌,由此就将它穿插进来了,个人觉得这首歌的情绪符合我当时的感觉,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人们常常把生离和死别这两种情况混在一起用作一个词,常常曰:“生离死别”。其实“生离”要比“死别”痛苦的多,苏轼之妻王弗死后十年,苏轼竟与爱妻的坟墓相聚千里,异常痛苦,而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千古绝词,倘若两个大活人之间相聚千里,在古代也万难有相见可能了,这断是痛苦,却也能找个借口:“我们两个相距甚远很难相见”做安慰之辞。可是本书中的一对孪生双胞胎却因为世俗偏见,近在咫尺,却只能半年见一次,到了最后妹妹为了姐姐的幸福,甚至再不与姐姐相见。读到这里,又岂不让人心酸。
我觉得今天依旧可能有人能写出这种作品,但我却对它的深度不抱太大希望,即便是川端康成先生,我觉得他书中所书写的这种“生离”的痛苦,因为“世俗偏见”的可能性略小,而且他描写的“世俗偏见”基本是一笔带过的。我觉得他书中所写的“生离”的痛苦,更多的原因是由于两姐妹,一个异常幸福,一个当劳工十几年穷苦艰难,这两个姐妹即便都善良,也因身份悬殊造成了隔阂,虽然书中没有明说,但妹妹苗子多次说自己是姐姐千重子的影子,可见妹妹苗子也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替身,比起姐姐受人瞩目还差得多……自己也就不必奢想这份幸福了,这最终造成了两人“生离”的现实。
本书的文笔我觉得比《雪国》略差一点,当然这是因为译者的那些用词让人感到变扭。可事实上,本书的文笔非常平淡,不带多少悲戚的色调,没有《雪国》全书带有的浓厚悲情。本书《古都》则是通过情节一步步将读者带入那个悲情的环境下,更胜一筹,毕竟这是川端康成先生1961年-1962年的作品,比《雪国》晚了26年。
《古都》的开篇便借千重子自己的口告诉她的朋友自己是个弃儿,然后多番通过千重子与父母的谈话,告知读者千重子是被养父母无意间捡来的。然而千重子与养父母的关系却异常的好,这甚至超越了亲生父母的情感。在一次日本传统节会上,千重子无意中看到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苗子,由此得知自己是双胞胎,更震惊的是千重子和苗子的亲身父母多年前就因为意外双双离世。作者通过这种笔触,让读者稍不注意就得到了意外的感受。而且千重子的同学之前就说看到与她相似的人,这两次巧合不禁让人感叹天下无奇不有,一本小说需要巧合,没有巧合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雪国》也好《古都》也罢,若没有巧合,便与现实无异……之所以说小说是现实的升华,正是因为小说有很多现实无法发生的事情,却又形似现实里的事。
之后大家也就清楚了,善良的千重子多番通过她的朋友转赠礼物给了苗子,千重子还多番邀请苗子来家一聚,千重子的养父母更是希望连苗子也一并收养,想到的全是儿女。这份好意实在是太温馨了。无奈苗子始终觉得自己的身份有碍,因为她实实在在的是一个乡村的野丫头,一个干农活的奴隶,老百姓明着不说,暗里消息却不经游走,这从文中众人对千重子的态度即可看出,苗子最终不得不为了千重子的幸福而谨慎与千重子相见,甚至再也不见。一个富家少爷迷恋千重子不得,转而迷恋苗子,更加深了苗子内心的“幻影论”,苗子始终认为自己是千重子的影子,更让人怜惜。
读到这,我不竟联想到横沟正史《狱门岛》中的早苗,无论小说的载体,亦或是两人都带个“苗”字,《狱门岛》的结局早苗胸襟博大,不得不为了本家的未来而扛起了所有的责任,对一个幼小的姑娘来说,实在是超越年龄的责任,何况早苗也早已辛苦了多年。苗子与早苗都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鸿沟或是人为,或是身份悬殊,或是某些观念造成的,这不得不说在当今中国,日本彼岸的中国,其实莫不是也发生过这种事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尤其非一字一语所能说清道明,在今天看来恐怕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吧,由此造成的“生离”莫不是无比痛苦的,个人觉得,如果我们能放下一些身份成见,或许人人都可幸福。我们不是常常说人道主义,说平等,说幸福吗?
原文,2013.12.08日首发于个人QQ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