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妞来自澳大利亚,现实版的安迪与关雎尔混合体,仕途混得顺风顺水,曾任外交官,还在副总理手下做过助手,专司替副总理撰写演讲文稿。然而好像缺根筋,不甚解风情,遭遇几任前男友“拜拜”,顶顶可笑的是前男友已经投入到另一段快活里去了,她还自以为是地等人家回心转意。傻妞春风得意并大条地活到人近中年,突然迷茫了,发现自己的人生“总是马不停蹄、横冲直撞地向前,焦虑地望着未来的虚无”。她来了个中年叛逆,辞职,将事业上的追求划了个休止符,回头去补女性生活这一课。
补课的地点选在巴黎,向这座欲望都市中,那些风骚风流风情万种的前辈们,取经。方式就是穿行巴黎的大街小巷,循着前辈的生活痕迹,看看悟悟,发些小感慨、小牢骚、小激动,还有小清新、小觉悟,尽是属于女人的碎碎念。补课结束,上交的答卷是一本名为《自由、爱与欢愉》的书,收获是很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535eace412503b06.jpg)
巴黎不愧活生生的杰出女性教科书,尽管美国有《欲望都市》、中国有《欢乐颂》,都试图树立女性生活标杆,但这一众魅女比起巴黎那些尤物,还真是小巫见大巫,那些个给了傻妞启迪的女子包括:妮侬、柯莱特、娜塔莉、蓬巴杜夫人、香奈儿、乔治·桑、米特福德、伊迪丝·华顿、格特鲁德·斯坦……有交际花、女作家,有贵族也有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无一例外,在法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产生重大影响,还都是敢做敢当惊世骇俗的奇女子。
她们之惊世骇俗源于自身独立的欲望,不依附于男姓。
她们属于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因为都意识到女性自身的价值,拥有“怪兽般,不可思议的自我。”她们中的柯莱特和娜塔莉在自己的住所举办文艺圈派对,所有女性宾客在结束前,会穿上透明的睡衣在花园凉亭跳舞,有几次,柯特莱甚至一丝不挂。这么做,仅仅为了庆贺自己的女性身份。实在是强大到极致的“自我”啊!
然而与后来的女权主义者又不一样的是,她们并不否认性别差异,并将女性感觉发挥到极致。她们爱男人乐意取悦男人,不少是某些男人的情妇,但在精神上不依附男人,男人决不是她们的全部。譬如蓬巴杜夫人,以路易十五的情妇而著名,她却在结束情妇生涯后,转为路易十五的同伴、指导者和亲信。若没有独立的人格,决不可能实现如此华丽的转身,至于她在文化上对法国的影响无须赘言。
她们“旷野、高尚、勇敢、败德、坚强、愚蠢” “代表着个人可以达到的宏伟规格,生命可以如何精彩,以及辉煌无止境的女性潜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88fef823d3456c85.jpg)
好吧,傻妞总算从这些跳脱灿烂的女性身上,领悟到乖乖女的人生与精彩相克,倘若不甘心平庸的生活,得敢于出格啊,敢“败德”敢“愚蠢”敢直面世人的怒视。女性从傻呵呵的“黄毛丫头”起步,抵达“名媛贵妇”的境界,中间须经“蛇蝎美人”的历练,所谓“蛇蝎美人”代表形成个人风格和致命吸引力。呵呵,不敢向循规蹈矩宣战,哪成就得了“蛇蝎美人”啊?太多的人纵有惊世骇俗的欲望,却没有惊世骇俗的勇气和能力,也只好在黯淡无光的日子里乖乖着憋屈着。
在结束救赎之旅的时候,傻妞说“我曾经认为埃菲尔铁塔是一个丑陋的阳具象征物,和这座窈窕的、女人味的、优美的城市很不搭调。不过,现在,我看到了不同的意象——一只修长的美腿,包在网袜里。”很别致很奇特的联想,直白的赤裸裸的表述,果然看到的不是物是自己的内心,从懵懂浑浊转向完全的女性意识。
我怎么觉得,傻妞悟出来的所谓人生真谛,不过是女性自我欲望的觉醒罢了。如果男人司男人的职,女人尽女人的责,世界岂不大同了?问题是,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均在往对方靠,努力地消灭两性自然属性的差异,尽可能地中性化。看上去很美好,其实不过在与人性作对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3692/7f8b74cb7c7e4e0f.jpg)
我还真是由衷佩服这个澳大利亚的傻大姐,就凭她敢在人近中年,任性地辞掉高薪而且稳定体面的工作,转身去追寻生活的意义。她感觉自己一直困在小房子里,突然发现门并没有锁,换作他人多半更愿意太太平平留在屋子里,她战战兢兢却也毫不犹豫地闯出去,顿时天清气朗,妥妥地完成了自我救赎,捋顺了自己乱糟糟的人生。
让我大跌眼镜的还有,给副总理写演讲稿的她,居然放弃严肃读物,不仅自己读而且大大方方地向人推荐了这些书目:《放荡奇女子:妮侬传》《荷坦丝女爵:枢机主教马萨琳的外甥女》《热情的逃亡:雷卡米埃夫人与斯塔尔夫人的传奇》,看名字貌似档次有待验证。
嗯,可以考虑都找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