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年初定下的目標,達成的數量不到,但是深度還算夠。如果説去年的主線是「玩法」,那麼今年的主線就是「行動」,準確地説是「邁出第一步」。
1. 大事記
要説今年唯二的大事,一是「有了妞妞」,二是「換了工作」。我實在想不出再有什麼時間跨度大、影響持續長的事情了。
對小朋友的思考
那天拉著 @妮妹 偷偷去看「尋夢環遊記」。路上,@妮妹 説「我這輩子算是毀(在 @妞妞 手上)了😪」。目前,我還不能確切地知道小朋友於我的改變會是什麼。但在兩點上,短期來看,不會鬆口:
- 我不會把 @妞妞 視作我生命的全部,我也不希望她成為 @妮妹 的全部;
- 我不會在 @妞妞 身上寄託什麼。如果有什麼夢想我沒有實現,我也不會要求她去幫我實現;
@妞妞 妹是上天給我倆的禮物🎁,珍惜就好。
目前,我比較擔心的是 @妮妹,已經有點神經衰弱的跡象。我經常拿 @妞妞 的體重説事:短期看,今天漲的明天又掉回去了;
@妮妹 説,體重就不能天天稱,看得都沒信心養下去了。但長期看,這不是一路往上漲著的嘛!
@妞妞 前 64 天體重記錄目前,小朋友是很脆弱,但不要因此低估了生命的韌性。擔心、焦慮,那就查資料、翻文獻、問有經驗的人⋯⋯想方設法去評估小朋友的狀態,而不是陷入焦慮的泥沼,不能自己。
可喜的是,@妮妹 現在已經養成了觀察、記錄、分析數據的習慣了。
對職業的思考
至於換工作這件事,不論手生活環境,還是工作環境,自然是好了不止一星半點,但也談不上十分滿意。只是這過程中的曲曲折折、價值碰撞倒是值得一記。從一開始老媽不願意我跳出來,到回家以後著急讓我跳進去⋯⋯我都感覺,老媽們離這個社會已經太遠了,社會的規則早就變了。當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自己賤價賣了。而我比老媽們沈著的地方在於,我雖然也不清楚那些個規則,但我清楚自己的價值。最後也不算賤賣吧。
2. 價值瞬間
今年比去年做得好的一點在於,不止於理論,切切實實動手做了一些事。動手總是好的,當著手幹了卻發現自己其實幹不下來,才確確實實摸到了自己的極限;而當每有所小成,那感覺簡直暢快極了。
- ~03.25: 寫完「為什麼大家都不戳破深度學習的本質?!」的那一刻。這也是唯一一篇喜歡破百的文章。其實感覺還沒寫透,後面又寫了篇「一課機器學習」,但也不十分滿意。我很清楚,也許沒有什麼真正正確的理解,只是找到了一個自己認可的、接納這個事物的理由;
- 07.13: 頓悟「反向傳播」算法的那個晚上。之前想了很久,最後發現居然這麼簡單,但沒有人把它講好。其實這篇寫得也不好,僅僅是把想法💡抓緊記錄下來。有想過重寫一篇,可能是因為畏懼工程量[1],一直沒有動筆;
- 08.03: 做完第三期「悅·心」雜誌的那天。本來説半年做一本、十年出合集的,結果這期拖了一年半😓;
- 11.06 ~ : 架「飯糰🍙」的那個星期;
- 11.26: 理解 Trachtenberg 速算法的那個瞬間。這真是個美妙的算法😍~~;
3. 思維工具🔧
思維工具上,今年其實並沒有太多斬獲,不過卻有一個意外的驚喜——從控制論的視角重新審視熟悉的一切。後來又去讀了《機器崛起——遺失的控制論歷史》,就沒這麼好體驗了。不過材料還是很好,果然「普天之下,木有新事」啊。
再次就得算「站在構建心理表徵的視角看刻意練習」了。從那以後,無論看什麼,我都會不自覺地去考察它內在的結構。看書法,會去想間架結構;看小朋友學算術,會去想佔用了多少心理寄存器;⋯⋯
4. 一些經歷
主要是失敗的經歷:
- 賣酸梅湯,讓我知道了「你以為」有多貴;
- 做物流 app ,讓我知道了「錯過」有多貴;
- 給 @圈圈 補習,讓我知道了「內部激勵」有多貴;
5. 最遺憾的點
花在家人身上的精力不夠。比如,都自顧自 high ,跟 @妮妹 交流變少;比如,都沒有給小朋友照滿月照;⋯⋯
6. 年度統計
類別 | 數量 | 備註 |
---|---|---|
讀書 | 14 本 + 3 本漫畫 | 書評 9 篇,共 1,5154 字,合 1684 字 / 篇 共 4314 頁(相當於每天看 11.8 頁,按看 1 頁花 3 分鐘算,平均每天讀書 35 分鐘🤦🏻♂️) |
觀影 | 36 部 | 共 8307 分鐘,合 138 小時,相當於不眠不休看 5.8 天 |
旅遊 | 0 | 今年哪也沒去,就年初的時候陪 @妮妹 重遊了故地。 |
推飯 | 1265 條 | 去年是 1314 條 |
朋友圈 | 109 條 | 去年是 121 條 |
拍照 | <4760 張 | 去年是 9036+ 張 |
買書 | ¥3135.11 | 去年是 ¥4656;今年看了價值 ¥843.6 的書(佔 27% ) |
在線教育 | ¥1157 | 去年是 ¥2925.6 |
一些數據:
- 比起往年動則上百部,今年花在看電影上的時間真真是少。不過不像往年都看的盜版,今年一多半是在影院看的;
- 但是丫的看的書也少了🤦🏻♂️;查了下豆瓣上的读书记录(记录貌似不是很全,目前我读过 230 本,但想读的有 556 本 🤦🏻♂️),发现不光读书速度远远赶不上想读的书目的增长速度,而且差距在持续拉大!!!
- 當爹的覺悟:誰來拯救我的睡眠💤🤦🏻♂️😭(其實不準,整個十一、十二月份應該爆表才對,晚上被拍起來兌奶粉都沒力氣發飯否😓);
- 當媽的覺悟:
今年拍到的有意思的照片
- 02.05: 去妮妹外婆家的時候拍了一組;
- 02.12: 去 @晉姐 家玩的時候,專門到後山,那個三年前我拍照的同一個地方拍了一張;
- 04.24: 陪老媽們去雅丹玩的時候(難得)給自己拍了一張;
- 05.09: 在丈母娘家樓下拍[2]到一張光色不錯的照片;
- 05.24: 幫嫂子賣酸梅湯那幾天拍的;
- 10.04: 給 @妮妹 拍的孕婦照;
- 10.22: 喫 @樂樂 的百天宴的時候拍的;
- 10.29: @妞妞 剛出生後和媽媽的合照。這張足以說明,照片的價值與器材無關;
- 11.18: 在我看來,@妞妞 這張像極了邱吉爾那張著名的「憤怒的獅子🦁️」;
再就沒什麼好照片了。今年拍得確實少😪
7. 牆在哪兒?
縱觀從小到大的學習,每個人都是在翻越一道又一道圍牆。每次翻過,都能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最初是「語言牆」,翻越之後讓我們收穫了父母的關注、老師同學的關注;接著是「數學牆」,它讓我們了解了原來除了直接觸碰以為還可以間接地接觸真相;大學開始翻「編程牆」,讓我獲得了與機器溝通的能力;工作以後是「表達牆」,讓我獲得他人的認可 & 幫助⋯⋯
這一項項技能的 get√ ,讓我們得以掌控 / 影響更廣闊的空間。那麼,之後,我該發力翻越哪些個圍牆呢?我想,可能有這些:
- 調研能力:@妮妹 總是問我一些「小朋友不拉粑粑💩,該怎麼辦?」「小朋友不喫東西,該怎麼辦?」⋯⋯ 如果我的調研能力夠強,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搜索文獻,給出解決方案(哪怕是給出某個緣由寬慰一下),我的生活質量該有多大的提升啊!
- 機器學習:認認真真上完那幾門課。然後挑戰下「書法訓練」「文風學習」;
- app 實作:「飯糰🍙」「基於複式記賬的 app 」「算術訓練 app 」;
- 物聯網學習;
- 文字表達:「一課」「一句話解釋百科」;
- 口頭表達;
要能完成這些,明年就已經很有收穫了。但還有一些一定要做的事情:
- 一套妞妞寶的攝影作品(把 @妮妹 捎帶上吧👻);
- 至少一期「悅·心」;
想幹的事情太多,2018 抓緊時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