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还是把阿来的《尘埃落定》递给了即将14岁的女儿。
今天做饭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事来,然后就突然想写点什么🤔。写什么呢?不知道。也许想把我心思的转变记录一下。或者说,投一个小石头,看看能不能收到别人家妈妈们的反馈,讨论一下?
我还记得昨天把书递给女儿的时候我说,“给。这是第三本去西藏要读的书。我已经读完了”
女儿正在吃饭,随意嗯了一声。
然后,我还想说点什么,“呃,那个,这本书的背景是一个很强大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啊事物啊,都是因为那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你知道当时甚至还有奴隶,额,里面的男女关系,呃,你知道古代皇帝还三宫六院!跟现在不一样。”
我到底在说什么?我那么小心翼翼干什么?
女儿倒是没在意,依旧吃饭,边吃边说,“这本书里面的社会背景很复杂吗?”
“这个,也不是。我只是想说,这里面讲的是,在当时- 那个时代下- 在那片土地上- 发生的事情 - 和对那些特殊人物的生活的影响。”
我顿了顿终于说,“但是这本书里面涉及很多生活的场面包括男女性事,男女关系,仕女与主人的关系。如果你看的时候有什么地方觉得有点困惑,可以来找妈妈讨论哦”。
说完,我才发现我是一口气说完的。
女儿并没有很在意我说的意思。她只哦了一声就打算享受她宝贵的电视时间了。
我记得我当时心里舒了一口气。
现在时候,回想起来,我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
这事,要从前两天开始说起。
女儿报名参加了去西藏行走的活动。活动方微看世界给了一个书单,要参加活动的人员从中挑选一本阅读。这个书单包括:艽野尘梦,尘埃落定,与西藏有缘。我把三本书都买回来后,就拿来翻看了。艽野尘梦,与西藏有缘,这两本看完我就直接给女儿了。她功课忙,随便她爱看哪本。尘埃落定是小说类我最后才看的。看完后我却很自然地产生犹豫。为什么呢?
这本书我几乎是以一口气的心情看完的。这本书讲述的是西藏最后一代吐司的灭亡 - 主要是通过最后一代吐司的“傻”儿子的眼中来描述的。社会背景很特别,人物也很特定。对于藏民我之前的了解为零,所以本来不会是一本吸引我的书如果只看简介。但是我一开始读就有停不下来的感觉。虽然讲的背景社会很特殊也带点政治化,但是书中反映政治上的转变都是通过人物变故来体现的,所以不沉闷。更加吸引我的是,人物对话非常精彩,有趣而且充满智慧,语言很有灵性。傻儿子的眼睛看透那个世间的人性,阶级, 贫富,忠诚与背叛。
书,我是很喜欢的。但是,给女儿看,现在合适吗?给的时候我要适当给女儿讲讲正确的两性关系吗?
这本书描述的主要是吐司的生活。在吐司的领地里,吐司俨然是土皇帝。主人与侍婢,男人与女人,丈夫与妻子之间,关系复杂而又变化多端,男女性事描写非常频繁。女儿适合看这些裸露的场面描写吗?她对于里面频繁地离离合合的复杂的男女关系会感到困惑吗?虽然学校生理课早早就上了,我们家也很习惯拥抱亲吻之类的家庭关系,我犹豫的是:里面随便的两性关系。
我第一个想法是,再等一两年吧。初中毕业再看不迟。
晚上刚好跟活动方说点事情, 我想了想就顺便说了我的犹豫。 对方听了后,没有直接表达他的意见,很聪明地表示尊重我的意见, 但是同时他也含蓄地提了一下,可能现在的小孩在外面看的书更复杂,与其让他们在外面看乱七八糟的,还不如在家里正面教育。
教育是必须的,女儿也不是没有了解。我只是觉得里面的男女关系太随意,对于这方面还没有正确观念的女儿来说,我犹豫的是时间有点早,以后再看会不会更合适点? 现在她看的话,我要跟她讨论并且让她知道那只是那个特定社会造成的人物关系,不是正常的两性关系?
对方再次表示理解后,也提醒我,红楼梦啊水浒传啊这些书里也有一些过了的场景描写。
是哦。经他一说,的确是那么回事。 我回他说, 等我睡一觉看看会不会改变主意。
我初中的时候,看书的时候,我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睡觉的时候,我开始想那个问题。
我努力想回想我初中时候的心理 。我当时看了什么书?我有想什么吗看每本书的时候? 除了把爸爸的书都看完了,我还看了很多武侠小说,那个时代的人都看武侠小说。那些武侠小说里有什么吗?
结果,我恁是想不起来我有看过什么特别风花水月的。。。
决定放弃。
决定不想的时候,我突然笑了起来。没想起来不就是说明,其实那些书里,就算有什么男女之间的描写,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吗?!!哈哈。
所以第二天我就把书递给了女儿。
她有没有时间看,我就不知道了。
你们大家怎么想的呢? 入如果有人看到这篇文章,欢迎讨论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