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学远涉重洋,跋山涉水,终于在三伏天里,回到故乡小住。下面是他的一段文字,为便于讲述,用第一人称。
在老家突然发现一把斧头,勾起了无数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2128/da81dd8fd86e9174.jpg)
小时候很喜欢拾柴,用斧头砍那种老栎树疙瘩,叫夯疙瘩,用柴镰砍那种干的树枝叫砍干撅。
这个斧头当年是我打的。家里原来有个小斧头,又小又秃。小学五年级,我找那个村里的铁匠打。新斧头是按照一斤几块钱来打,这个是修的,找了他就是10回或者8回,不太乐意干,最后才愿意打。
老的斧头烧红,加了铁,反复地打,我们老家叫杠杠,结果打出来斧头刃有点勾,但是很锋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2128/4c4f40fe8be980a9.jpg)
经常用他去上山夯疙瘩(拾柴)。记得有一次跑到神庙上面,跟几个同学一块儿,弄了一大平板车(拉车)干柴,卖了7块多钱,4个人分,一个人分了一块8。开心得不得了。
记得很清楚,在一个半坡里有一个干老栎渣桩子,总是有水桶粗,有个一米多长。斜斜长着。
在那个地面出来的地方,我们轮流砍出了个大豁子。当时我还想着用杠杆原理,在那个豁子的下面垫个石头,我们来站上面踩,一踩就折了。
那里面最有经验的同学,他说不用不用,直接把底下掏空,站在上面踩,更容易折。
后来找他方法一试,果然如此。
还有一次,应该也是初一。在那河里有一根桩子,应该是水文站立的,老栎渣,总是有个两米高,我把它砍了截成段,最后卖到学校食堂,又卖了一块多。
后来还给几个同学买了糖,他们知道了,还在那嘲笑我,说:我日,这种事你都敢干?
老掌柜说这个斧头很厉害,这30多年了,一直在用,上山砍柴非常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