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阳明思想之大智慧

作者: 摩羯座的兔叽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7:02 被阅读22次

                    思想之本为心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即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他的代表作品有:《王阳明心学》、《传习录》、《大学问》,等等。王阳明的思想都记录在书中,他的大智慧在书中可以体现出来,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并且,他的弟子徐爱评价王阳明的学说:“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阳明之思,难具陈。寥寥数语,享吾悟。

          王阳明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是“知行合一”的道理,“知行合一”就相当于方法论。我们从王阳明对徐爱的回答中可以体会到知行合一的含义与意义。徐爱因为没有领会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张,问道:“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却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徐爱认为先生提倡知行合一,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知与行分离。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引用《大学》中的“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作为例子来说明。懂得美色是知,喜欢美色是行,这一行为是一起发生的,闻到腐臭是知,厌恶腐臭是行,这一行为也是同时发生的。王阳明一直持有“真知即是行”的观点,因此,他认为明白“知”之后就必须去“行”,否则就不算真知。同时,王阳明为了力证“知”与“行”二者是合一的,提到因为“知饥”、“知寒”必定是自己亲身经历,自己本身感受到,这即“行”,所以,知与行二者不能分开。王阳明先生既解了徐爱的疑惑,又论证了“知行合一”这一观点。因此,孝需要我们在思想上懂得如何尽孝,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行。并且,做到孝必须尽心,尽心无私欲,保有一颗虔诚孝敬的心,那么自然会做到“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些具体的事情,都是由人们的那颗虔诚之心发出的。所以,“知行合一”之本为心。

          同样,“格物致知”之本也为心。对于“格物”,王阳明提出了一些要求。王阳明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意思就是“格,就是正。纠正那些不正的,让它们归于正道。”格不正,使其归于正道。正道,是正人所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之道。古有这种追求,同样,今也是有这种追求,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但是,努力做到“格物”也是很难的。正如王阳明所说:““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因此,王阳明给出了如何才能做到“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他将“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归为两类,一类是“正心”,另一类是“修身”。王阳明最看重的就是心学,强调的是内心的重要性,所以要求我们需要中正内心,修养自身。而中正内心,修养自身归结为两个字“意诚”。何谓意诚?意诚是要求内心做到真诚,真心实意,归根到底还是“本心”二字。对于“本心”就意为“心即理也。”人心就是天理,没有私心、私欲。人是“格物”的实施者,是人的身体去行动。而心是身体的主宰。心之所发便是意,而意念的本源是感知,意念存在于事物之上。所以,做任何事需要有心,王阳明的这种思想同样试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作为一个人是一个个体,一个个体做好内心的意诚,才能修身正心。其次,由个体组成的家庭,一个家庭想要薪火相传,连绵不绝,需要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做到尽心诚意,把人的本心尽力发扬出来。诚如王阳明先生所说:“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以此类推,家家户户形成一个大国。一个国家,治理国家的人身负重任。统治者想要做到治国平天下,自己本身首先要做到修身养性,要尽心为国为人民服务,然后才能教化人民,达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的目的。

          王阳明曾经反问道:“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这里,体现了王阳明的一个重要思想:致良知。为什么不反过来向我们的内心寻求呢?致良知即对自我的反思,做到心外无物,全凭本心。致良知体现在自知自明。当看到小孩子不小心掉进井中,人会自然而然产生恻隐之心,是人本能的反映,这就是良知,不需要从心外的东西求得的。况且,人是具有思考、反思的能力的。但是,懂得反思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就又回到王阳明先生的发问了:为何不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呢?这就好比做学问,做学问需要在自己的心上下苦功夫,凡是看不懂、想不明白,回到自己的内心好好体会,这样就会明白并有所收货了。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反省自己,发挥良知的作用。王阳明先生还说过:“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句话是要求我们将我们心里的良知应用于事事物物中。诚如王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既然我们内心有所体会与感悟,那么就要有行,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数语见大智慧

          王阳明曰:“谦虚其心,宏大其量。”这句话是在《传习录》提到的。“谦虚其心,宏大其量。”这句话强调的是谦虚的重要性。何谓谦虚?所谓谦虚就是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王阳明教导我们要谦虚其心,内心要谦虚,不自大、不自满,努力前进。不自满就是内心永不满足,不断地容纳更多的知识与体会,自己的内心才会充实,心胸才会开阔,这样才会达到“宏大其量”的效果。此外,王阳明还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这句话是从反方面来说明谦虚的重要性。何谓傲?傲就是自高自大,藐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人非常傲,就会自以为是,那么就容易自满。试想,一个内心自满的人,怎会容下其他的人或其他的事物。因为傲,就会自命不凡,藐视他人。因为傲,心中容纳的东西少,就会心胸狭隘,更不可能达到“宏大其量”的境界了。王阳明很强调谦虚的重要性,要“谦虚其心”,要做到“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总的来说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为了适应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前进的脚步也不断加快。有的人忙于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等。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不停地奔波,最后把自己变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的人沉醉于繁华都市中,迷失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最后失去了自我 。在人们加快的步伐中,人们变得越发浮躁。浮华之世,迷失本心,失去自我。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病态的一面逐渐暴露。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回自己的心。正如王阳明所说:“欲修身,先养心。”王阳明的思想非常重视“心”这个字,我认为心是本心、初心。王阳明说“修身”应该是指如何做好一个人,而“修身”的前提是“养心”。这就说明我们要做好一个人,必须从心出发,而从心出发,就需要我们做事前要保有初心,不忘初衷。同时,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是需要“养心”,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内心就要想着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同样也如王阳明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句话的意思是种树木必须将树木的根系培养好,修养品德的人必须先培养好自己的心性。只有根正才会有苗直,人正需心正。

          子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同样,后来王阳明也表达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在王阳明看来,“改过”比“无过”更重要。因为做到“无过”是极其困难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放错,错误是难免的。但是,犯错过后就要知道错误,懂得改正错误。我们只有改正错误,才能有收获,才能尽量避免同样的错误不会再犯。同样,改正错误的过程有时也是一种获得,也许在这个过程,我们会有新的领悟。所以,我们才会从小被教育要知错能改,懂得改正错误。看似短短的一句话却拥有很大的道理,至今仍具有普适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王阳明思想之大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m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