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俗的枷锁

乡俗的枷锁

作者: 徐图后进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23:46 被阅读0次

林小妹回家了,匆匆忙忙,倒是让我们打羽毛球的计划搁置了,说是收到自己母亲的电话,回家整理东西,要赶紧搬家,老家的房子拆迁了。

林小妹四十大几了,但是我们习惯了称呼她林小妹,女人心底往年轻看的心态,天下统一,这个称呼她十分受用,尤其人多的时候,还常常装作不满意的回一句“不能总叫我小名哎!”

“谁愿意这样称呼,还不是投其所好”。林小妹的丈夫赵主任斜了下眼睛,向我递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林小妹心底的虚荣还表现在对老家家族的大度山,林小妹母亲的房子拆迁,政府一下补偿了几百万,林小妹硬是顾及和自己哥哥的感情,执拗得很。

“女人呐,出了娘家,就是外人,这个老母亲的房子和我没半毛关系。”这话把赵主任气个半死,明明可以分得大几十万,正好孩子还小,缺钱的时候,还常常回老家向他哥哥求周济。

林小妹笃定听不得我们劝说,差点翻脸。

“我们村上的规矩就是这样,女儿出嫁后,就什么都在外面了”。

“我一旦回去要钱,这给村上人怎么看我,再说当初老母亲的房子还是哥哥帮忙翻修一次过呢?”

赵主任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清楚知道其中的继承关系,林小妹具有继承权。于是不高兴的时候常常嘟囔一句,“这房子该有你的份”。林小妹听着,很快一副准备干架的样子。

赵主任哑口了。

现今在这个关节上,小孩上学正需要钱的时候,林小妹在一个物流店里打零工,挣不了几个钱,自己企业面临困境,收入有限。这个小镇的物价不菲,白白弄了一个居民的称号,回到林小妹老家,还谁都以为自己挣很多,但是实际情况,比之自己的小舅子,差了一大截,这下丈母娘房子拆迁,拿不到几个子不说,自己老婆还要回去帮忙。

“这是买了自己帮人家数钱”。赵主任心里暗暗骂起自己老婆来。

林小妹很快发来了老母亲搬迁欢天喜地的照片,当然还有林小妹前后忙碌的神情。

“都以为城里大企业钱挣得多,这破旧的乡俗,本来以为有了机会,改变一下生活拮据的状况,倒是这个婆娘,就不开窍,还蛮理十足。”赵主任满腹委屈对我说。

“这个傻宝,每次回来都一个劲的傻乐”。

我默然,兴许,太多的乡俗观念捆绑着这些没有法制观念的人,他们活在春天里,却饥肠辘辘,没心没肺的沉浸于乡情挚爱的虚幻中,被一股乡俗的观念捆绑,不敢越雷池一步。

相关文章

  • 乡俗

    舅舅的儿子结婚定在十一国庆小长假,舅舅早早就安排老公带队开车去女方家迎亲。他们两亲家早就商量好了,因国庆结婚的人多...

  • 乡俗

    秋高气爽,不冷不热,几个街坊在树荫下聊天,邻妹三十了,小姑娘五岁了,正好玩好动,跑前现后,笑声不断。 邻妹怀了,六...

  • 乡俗

    在农村,举行婚礼没有城市里这般繁华,但是依旧无比热闹。 上周天,肯定是个好日子,结婚的人特别多,我也回老家...

  • 乡俗

    前几天,因为不知怎地,想起来快过端午节的事,就问身边的小姐妹说,有没有喝过雄黄酒的事,她好象惊讶地看着我,然后说没...

  • 乡俗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征的习俗,这种以地域为区分的习俗也被称作是乡俗。我的家乡地处隆尧,即赵郡李氏的祖源地...

  • 乡俗

    乡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乡土文化,它似乎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却被人们赞同拥护、致力奉行,并一辈一辈地传承下来,成为...

  • 乡俗

    人常说“十里乡俗大不同″。我娘家的村和婆家的村,虽然只相隔五里路。但是风俗却很不一样。 婆家是个大村,有500多户...

  • 209 乡俗

    小时候最期待过年,毕竟可能也是因为年纪小,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到底会有多少的忙碌和压力。只觉得放假在家潇洒地玩耍,盼...

  • 乡俗婚礼

    过年前一个月,母亲来电对我说:“大妹明年正月初三初四结婚,你得做千娘(家乡话),要穿红衣服。”我听说过乡俗婚礼上需...

  • 乡俗随记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体托同山呵”。昨晚脑子里突然涌现出这几句诗,但我真的不记得是谁写的了。棉衣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俗的枷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p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