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75《乡土中国》读后感20230813

575《乡土中国》读后感20230813

作者: 干中学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08:16 被阅读0次

作者:费孝通
阅读时间:20230811-12
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重建者费孝通先生重要著述,主要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式,提出的“差序格局,礼治社会等关键概念,给我很多启发。
虽然很字不多,约7w字,但里面思想内涵却十分丰富,使用的论据虽则来自40年代,但出自作者扎根现实生活的田野调查,真实生动。作为学术论著,语言充满文采和人文关怀,也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范文。
当然其中也有些值得怀疑的论点,比如说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每个结点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由此引申论点,认为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比如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甚至他可以向父亲要贪污的钱,同时抹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得承认,的确不乏这种双标行为,但作为对比,国外的团体格局的社会,不也同样有这样的“伸缩“吗?
关于男女关系中,认为乡土社会的恋爱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只在行为上按照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这点我也认同,但作为对比的“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怎么就破坏社会的基本生育事业,没太看懂。
其他比较有启发点,罗列如下:
一,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底细,所以发生了法律,契约等;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二,我们的社会在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过去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说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三,乡下的孩子在教室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和教授们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只是环境使然,并非智力上有任何差异。但是为什么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小孩还是需要多出去见识为好。
四,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不太完善的工具,有着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以减少走样。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并不是愚的变现,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已经是最完善的语言了。
五,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于他富于学习的能力,而且多了个象征体系来帮忙,也就是文字,可以打破时间的阻隔。依本能而活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的阻隔的问题,它们是一连串的当前。
六,差序格局和西洋的团体格局不同,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由差序格局,引申出伦和私的特性。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七,不是人治,不是法治,而是礼治社会。礼,就是老规矩,就是传统。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对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个前提,但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现代社会的特性,决定了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八,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吧并不能得到利益,或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
九,欲望和需要的区别?欲望偏向个人角度,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人类行为的过程。需要偏向社会角度,是可计划的。好像个人的健全发展和社会的完整是他们的目的。但逼近一看,他们其实是为了爱情或性。天下找不到有维持人类种族的欲望的人,谁在找女朋友时想得到人类发展这种大问题呢?食色性也。
十,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物,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依着欲望行事者更爽,两者结合效率最好。即欲望如果合于需求是最愉快的,也是效率,动力,成功率最高的。
十一,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如果抽去了它们的功能来看,原是相同的,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行为。
十二,心理学二元性:其一是生理心理学,其二是社会心理学。这两种其实并不隶属于一个层次,而是两片夹着社会现象的面包。

相关文章

  • 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

    「乡土中国」读后感 最近工作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看书了。断断续续的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费孝通的这本《乡土中国》。然而这...

  • 乡土社会—血缘关系的社会,无讼的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关于<血缘与地缘>的感悟 血缘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继嗣,划分立场的。乡土社会是个血缘社会,一个村落...

  • 中国的乡土——《乡土中国》读后感

    对于乡村,平时其实很少接触,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些影视作品都没怎么看过,看过最相关的也只有网络小说中的种田文了。虽...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读后感

    这本书的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一共由14篇论文组成。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

  • 《乡土中国》读后感

    文/1603 第一次知道费孝通先生,倒还不是因为这本《乡土中国》,而是因为其另外一部作品《江村经济》。在这部作品中...

  •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从前听过不少人提到这本书,都满是赞扬。暑假一读的确如此,费孝通先生通俗却又不失深刻地解释了令人费解或又是习以为常的...

  • 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我理了一下大致的方面,提出了两个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比较中国...

  • 《乡土中国》读后感想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古至今,农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农民对社会...

  •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这本书,主要讲述地是中国的乡土社会。我们现在的现代社会和那时中国的乡土社会不同,是经历过社会变迁的。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75《乡土中国》读后感2023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rx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