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一百三十四天!

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让你实现生命中的愿望,原则可以不断地被应用于类似的情况,帮助我们实现目标。但在原则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知行合一!
因为原则对自己来说非常的重要,这些原则也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是生活,那么这些原则将会日复一日地频繁发生,如此频繁的发生知行合一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有原则就得去遵守,不能言行不一。
原则是真实的,能够反映自身的真实性格和价值观,在生活中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你做出选择的方式将反映你的原则,接触几次之后,你身边的人就明白你依据怎么样的原则为人处世,最糟糕的情况是你很虚假,嘴上一套,行动一套,这个时候你将失去自尊和人们的信任,因为你不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原则只是摆设,仅仅是你的一句话而已,为什么有的人一诺千金,而有的人言而无信,这就是长期的原则造成的结果,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原则就没有任何用处。
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只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却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它请求樵夫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但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个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说要保护狐狸,暗地里却出卖狐狸,但是出卖没有成功,而且还受到了狐狸的指责,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别人面前呈现多面性,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言行不一是知行不一的表现,在大脑中有了思维的形成,也就有了行动的表现,原则会伴随我们一生,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标签,虽然有的人反对贴标签,但这确实是一个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方法,原则可以反映我们的真实性格和价值观,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原则的人才会相处融洽,有更多的交织。
独立向上的向日葵总是能得到多数人的赞赏,而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却受到多数人的唾弃,知行合一需要一生去学习并实践,你是选择做独立向上的向日葵呢还是做随风摇摆的墙头草呢?
2018年8月7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