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一个概念,付费就是占便宜。感觉自己懂了,可是自己的行动却在说明自己没懂。
在生活中,自己会为了节省几块钱,而不停的货比三家浪费自己大量的时间。这个时候,自己能想到付费就是占便宜。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尽量选贵的。可是,也就仅此而已。
在生活中,还是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比如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玩游戏。去看一些娱乐视频。而自己确实学过注意力这个概念的,也好像知道了注意力的宝贵,但还是会忍不住的去玩这些个东西。懊悔的同时,自己又在想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不仅仅,是自律的问题?肯定还有别的更加低层的逻辑。
无意间,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找到了答案。因为边际效应的存在。自己工作的时间太长。导致,身心疲惫,工作带给自己快乐的边际效用已经接近于零。
而短暂的休息,其实如果用投资的眼光看的话,那是在投资自己未来工作的效率。想明白以后,再玩的时候心中也就释然了,不用背负那样大的心理包袱,玩的也不痛快,空增加无端的焦虑。
注意力是消耗品,也是私有资源,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哪里。
自己还没有想的太明白自己现在的注意力会对以后产生什么影响。自己也想不到。对于眼前片刻的欢乐,人都是享受的。至于未来,未来的享受,对于我们太远,自己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想象力也仅限于此。
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是一件好事。生命有限,身边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能最大限度的用好身边的资源就是最好的状态。和昨天的自己比,一天会比一天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会存在于小说中。
。曾经会时常抱怨这社会,对于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很是不满。可是,当自己真的了解的多了。
对于这个世界的抱怨,也就越来越少了。我们生来就要面对一些限制,资源不够,时间不够。而与此同时,人的欲望又是无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社会需要秩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本身的运行就是要消费掉巨大的成本的。
另外,我们,怎样分配社会上的资源,分配社会上的财富,这是一门学问。我们的目的是把饼越做越大,而不是反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