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

作者: 啊耶嗨 | 来源:发表于2020-08-28 22:04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部电影——《八佰》。有人骂它是烂片,有人夸它拍的很好,抱着猎奇的心理我也就去看了看。前段时间电影院没什么片源,十块钱一场的老电影把我惯坏了,这一下子猛地几十块还有点不舍得了。进场时还在琢磨这电影值不值。

    说说观影效果吧,业内人士还有一些专业粉都说这是首次采用啥啥啥技术的。其实说实话感觉不明显,我看电影只看演技和情节。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质感确实可圈可点,特别是双方军人作战的画面,画面效果是不错的。而且,最重要的,武器选材是真心地下本了。我方主力军队,具体哪个师的所属部队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我清晰记得影片中强调其是德械师。因为地方军的散兵和主力军的军装颜色有所差异,所以我便留心观察了一下。看得出主力德械师用的有德式98K(不是国民党仿制的)、还有当时德国主流的防御型手榴弹、火焰喷射器以及“端午”手中的毛瑟手枪(装了手枪枪托和加长枪管),从谢团长的那身军装更是看得出是德式风格。而那些地方军的武器多是三八步枪(缴获日军的)、汉阳造(88式,枪口贼粗的那个)。对面的英军,用的是英七七(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

    再看一些其他的细节。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日军进攻时有一些黑衣服军服的日军。那正是日军的海军,故事发生在上海,所以有港口的舰炮(电影中的“重炮”)轰炸、日本海军参战就很正常不过了。当时时间是1937年,上海没有日军陆地机场,日军来助战的飞机很自然也是舰载机。另一则细节则是中国军人撤退时英军收缴我方武器。别说是在当时,就连抗战中期中国远征军远赴滇缅去解救英军时,我方需要战略性撤退,背后的盟友还要收缴我方武器。为了维护中国军人的尊严,张自忠将军率部穿越野人山回国(此次迂回突围张自忠将军不幸殉国)。这个细节把我们的绅士盟友描写的很到位。

    说完细节上的,说说观影感受。我把它归类为小型战役的一个特写,不要喷我这样归类不科学。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在此仅发表个人观点。像这样的小型战役的刻画,我想起来了另外两部电影——《集结号》、《明月几时有》。有雷同就有对比,在此我感觉八佰确实不如集结号,武器选材两部电影都下足了功夫。特别是集结号里面的狙击手姜茂财(王宝强饰演),这次他用的步枪和《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陈二雷用的是同一把。但这次约翰逊半自动步枪出现的是时候、是地方,没加狙击镜更是好评(但是那把枪真心不适合当狙击步枪,当时的大环境是淮海战役吧,98K、春田、莫辛纳甘啥的都烂大街了吧,用个啥不行啊?就因为约翰逊好看?)。

    先说说为啥我感觉《八佰》不如《集结号》,首先是选材上八佰就比集结号难拍,其次感觉八佰侧重点不强。与其大费周章把大量时间用在刻画过桥突围上还不如多点战斗画面。为什么!?因为直观给人的感觉是撤退过桥死的人比四天战斗死的人还多,说句难听话,拍出了逃命被人乱枪打死的感觉。扯电话线时已经看出来过桥不易了,何必再花那么长时间去刻画过桥。最扯的是最后一群人竖大拇指的高光特写,感觉是在凑时长。总结到最后,那座桥才是主角,出场时间太长了,更扯的是,那桥在阵地的后方(这就说明,不是必须出镜)。而八佰有的优点集结号同样有,比如说不刻意刻画主角,那些看似主角的一堆配角,说没就没了,丝毫没有光环庇护。

    再说《明月几时有》,这电影是为庆贺香港回归20周年而拍。同样是塑演那个年代抗争力量的个例,同样是整个时代的缩影。那它就是很好的把故事讲完了,没有某个明星的高光特写,剧情紧凑真实,代入感很强。

    也许这次八佰和战狼2一样吧,赶上了一个好时机(这么说不是在说战狼2不好,只是几十亿的票房确实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因素),挣了国民的情怀钱。讲真的,这电影,在家看个枪版的就差不多了。最起码于我个人,感触不大(前面的战斗描写的确实感人,催人泪下,但是后面凑时长的操作真的是看的让人着急、枯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dr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