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的七月半

家乡的七月半

作者: 尘戈 | 来源:发表于2020-08-30 18:09 被阅读0次

早些天,家乡那边开始又传来了七月半的消息。因为农历七月十五都是当地人比较看重的“节日”,也叫鬼节,或者称为“供老客”,其重要程度完全不亚于清明节。清明节也不过是扫扫墓,外加一些祭祀用的食物和物品。但七月半往往是从农历七月十一就开始了,接“老客回家”,村里的人开始按照祖先所设定的顺序,早中晚进行供奉,鞭炮声从早响到晚,正餐的话每餐都不得少于十个碗。中间还要穿插一些点心之类,总之非常浓重。

很多在外务工或者定居的老人,尽管相隔千里之外,都一定会抽空赶回家进行祭祀活动,并互相请大家吃饭,因为十个碗基本上没有一桌以上的人是吃不完的。当然这也是增进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在这暑气渐消的日子里,端午太远,中秋还有一个月,稻谷和花生芝麻都已差不多收割完毕,何尝又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呢。

到了七月十五的夜晚,才是最浓重的时候,家家户户在门口的路上烧纸钱,纸衣,纸房子等,纸钱我家历年都是20斤起步,用谷箩挑的着满满一担甚至几担,大部分都已经一张张拆分开来,唯有这样才能表达对祖宗的尊重,并且按照辈分和亲疏关系一一分开烧,送“老客”上路打道回府,到处都是烟火点点,烧完了最后放鞭炮,然后回家,第二天路边剩下一堆堆白灰,证明昨晚的祭祀盛况。

最近这些年,村里的人走的走,离得离,留下来的已经不足5户。偶尔回家一趟,发现曾经喧闹的村庄,已经冷清的不少,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村里的小学也早因生源不足而被撤销。大部分乡亲们都买房在县城或者市区,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就连过年,一个村庄,每户一人的话,也难再凑齐两桌人打牌了。

所谓的年味或节日气氛,早已变得越来越淡了。但是这些人和节日,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相关文章

  • “七月半”祭祖忙

    “七月半”祭祖忙 ■张云梅 “七月半”是我家乡的叫法,即中元节,也有人称为“鬼...

  • 七月半

    立秋才一星期,就七月半了。 在家乡,七月半是鬼的节日。父亲去世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由母亲记着。母亲那天煞黑总是来...

  • 七月半

    又是一年七月半,七月半也叫中元节、鬼节。 在我们家乡,相传七月半这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

  • 坚强的父亲也有柔弱的一面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就是过七月半,祭拜鬼神的日子。因为我跟弟弟休息很难凑一起,于是,我们昨晚提前过了七月半,饭后,父...

  • 家乡的七月半

    七月半即中元节,俗称“鬼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民俗相信在这一时间段“鬼门”大开,已逝先辈亲人的灵魂会...

  • 家乡的七月半

    昨天是农历七月半,官方说法是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我回了家,跟往年一样。 七月半是我们这的大日子,每逢这个时候...

  • 家乡的七月半

    早些天,家乡那边开始又传来了七月半的消息。因为农历七月十五都是当地人比较看重的“节日”,也叫鬼节,或者称为“供老客...

  • 回家第二天‖上坟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在我们老家乡下,有三个重要的“鬼节”,祭奠先祖和亡灵。它们分别是清明、七月半和十月初一。农村人...

  • 又到一年七月半

    在我的家乡,一年中有三个上坟祭祖的日子。清明,除夕,七月半。 又到一年七月半,别有幽思。 到了这一天,客身在外,总...

  • 过“月半” - 草稿

    : 家乡有句俗语;“年小月半大,神鬼也歇三天驾”,可见“月半节”在家乡人们心中的位置,至少也不亚于过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七月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ee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