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

作者: 余生有爱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22:31 被阅读63次
七月半

立秋才一星期,就七月半了。

在家乡,七月半是鬼的节日。父亲去世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由母亲记着。母亲那天煞黑总是来电话给我,说在家里已烧了纸钱,让我放心。其实我放心不下的是母亲,一个人呆在老家,吃喝住都成问题,毕竟隔着几十公里的路,鞭长莫及啊。电话那端母亲笑着说,二伢,放心,妈照顾自个还行,还没老到那地步。你那万一忙,我就过去;不忙,妈还想在家住住,和家屋几个婶娘谈谈白,到街上逛逛,怪好的呢。

我当然应允了母亲,虽然我这边,需要人手。每年的七月半母亲都在老家,这就消减了我对七月半的关注,因为七月半都由母亲料理,自然就淡忘了这样一个节日。

只是我从来也没有料到,母亲就这样很快地将七月半这个节日交付给了我。去年的七月半,正是母亲的头七,所以就在老家一并烧了纸钱;可今年呢,老家人去楼空,已没有人守在老家,为着七月半这个特殊的节日,举行一个看似简单却意义深刻的仪式了。

我始终固执地将举行这样仪式的地方,定格在了老家。不在老家的七月半,我忽然地觉出有些悲哀,有家难归的感觉让我在面对夕阳西下时,无限神伤。我孤独的灵魂在异乡的田野飘荡,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尽管,我在这可以称作第二家乡的异乡已消磨了大好的年华。我所有美好的岁月,在没有归属感与成就感中,一直如履薄冰,观人语气说话,看人眼色行事,深深地掩埋了自己。

我为什么始终不肯放过自己,或者说是说服自己,将七月半这样一个纪念性的节日,寄寓异乡的土地?在夕阳西下时,像当地人一般,在自家的门前划个圈,恭恭敬敬将纸钱摊开,然后小心翼翼点着它?我穿过一座座村庄,看见无数的火焰在地面跳动,看见无数的灰片在天空飞舞,听见无数的鞭炮在耳边彻鸣。

这一刻,我行走得有些木然,但我行走得也有些悲壮。我在生与死的通道穿行,那些无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阴魂若过江之鲫,它们肯定与我不绝擦肩而过,然而我们终究各自安好,各自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忙碌。人鬼殊途,但都是为了生存,形象一些地说,为了钱。钱是什么?是物质自由转换的媒介,莫名想起一句“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七月半的今天,肯定有着某些方面的不敬,但也由此可见,钱无穷的魔力啊。

其实我知道,七月半是对于已逝亲人们寄托的思念,烧纸钱只是人们表达的方式而已。我无法将七月半从故乡移植现在的地方,是我无法将自己的根扎在此处,我的心,注定一生的飘泊。在异乡眺望故乡,我想站高一点,像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人儿一般,登高远望,虽眼前极尽苍茫,但我愿意相信,在霞光如血的天边,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正在我如饥似渴的眼眸中,无限放大,并渐趋清晰。

相关文章

  • 古文 | 张岱《西湖七月半》赏析

    【正文】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 自己养菜菜

    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人。如今呢,房价贵,房租涨,七月半一无可看,唯看看七月半之猪。 二师兄...

  • 张岱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

  • 《西湖七月半》赏读

    西湖七月半 〔明〕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

  • 中元节

    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 很小时候,每逢七月半,妈妈都会给我们说一遍。 七月半是鬼节,小时...

  • 七月半

    家里的长辈说今天是七月半,我所理解的七月半是七月一半,所以应该是七月十五才是七月半吗?虽然好奇,但是没有去问为什...

  • 七月半

    立秋才一星期,就七月半了。 在家乡,七月半是鬼的节日。父亲去世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由母亲记着。母亲那天煞黑总是来...

  • 月下之人,月上心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

  • 《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歌舞演员及...

  • 香纸里的怀想

    七月半,又是一个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从农村来,叫惯了七月半,也就不太适应中元节之类的叫法。或许七月半更顺乎,更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月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xx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