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哪家嫁女儿或娶媳妇都会办酒席,亲戚朋友熟人一起捧场,特别是冬天,屋里生一炉特别旺的火,一般是煤火,酒席连续办3天3夜,炉火也连烧3天3夜,寓意兴旺,大人们轮流守夜,小孩子到下半夜就坚持不住休息了,我每次都努力坚持到12点,12点一过主人家就会发娃谷糖,娃谷糖又叫切糖,因为产量少,制作特别费工序,一般只有家中定了嫁娶日子的人家才会请人种上娃谷,制作娃谷糖,以待婚期招待客人(现在网上也有卖的,完全不是这个味道)。
嫁女儿的人家会提前选定送亲的队伍(一般叫后家),父母是不能去的,一般选的是哥哥姐姐,姨,姑,侄子等近亲,送亲的队伍里选定一位口才好的长辈去男方家后上台代表女方讲话,以示撑腰的寓意,出嫁当天要请家中全福手巧的嫂子或女性长者帮忙开脸,脸上涂上白粉,用两根棉线将脸上的汗毛和眉毛的杂毛绞干净,开脸之后脸色特别白净好看,再给嘴唇上点颜色,梳理上好看的发型,换上嫁衣,就打扮好了。
出门的时辰有讲究,都是提前找人算好时辰。男方迎亲的队伍按照时辰提前过来迎亲,新郎是不去的,一般是新郎的妹妹或侄女儿作为迎亲人在前面打着一顶帐子领队,后面跟着吹唢呐的民间艺人,帮忙抬轿子的人们,帮忙抬嫁妆的人们......新娘子听见唢呐声响起,就会和父母一起哭嫁,伴着唢呐声,哭声,说话声......一般哭嫁至少会有半个小时左右,到了时辰新娘子戴上盖头上轿子,起程去男家,也有不用轿子由新娘子娘家哥哥背着去婆家的,新娘子路途中脚是不能下地的(路途远的直接坐车去)。
送亲队伍跟着迎亲队伍,伴着唢呐声一路前行,离男方家大概1000米左右,不再前行,原地唢呐声响起。知客事控制流程,新郎换上新娘子亲手做的新布鞋,出门迎亲,会小小的为难一下新郎,一般是要新郎给个承诺之类的,新郎背着新娘子走过这1000米,进到堂屋,拜堂行礼,小时候最喜欢看拜堂,因为新娘子带着盖头,都想看看新娘子长什么样(默认新娘子是最漂亮的),期待掀盖头的那一刻,三拜礼成,掀盖头,改口叫男方双亲,谢媒人,男女方代表讲话,新娘子进新房......拜堂的台子最上面一左一右点着两根喜烛,这时候老人们就会评判一番,男左女右,如果左边的喜烛燃烧得快,就代表女方活得久,如果右边的喜烛燃烧得快,就代表男方活得久......
到了吃饭时间,知客事就会过来请送亲的人们上桌吃饭(一般叫开席,上桌叫上席),一般都是三请三拒才会上桌吃饭,以示礼貌,上席也有讲究,一张四方的桌子,分为上座,下座和平座,上座最长者入席,下座坐着辈份最小的小辈,其他人坐平座,十碗八扣,蒸菜居多,吃饭时大家都互相礼让......
送亲队伍要在男方家住一晚上,尽量晚一点休息,双方亲戚一起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新郎家提前找本家妹妹或侄女儿帮忙筛茶(倒好茶水请人喝),到晚上后家休息的时候,给他们每个人准备好毛巾和洗簌用品......以示对后家的重视和尊重。
后家第二天吃完早饭返回,新娘子3天后回门(回娘家),至此礼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