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80后的记忆

作者: II终生学习II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0:18 被阅读94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每年春节的期盼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强烈了,也许是自己一直在父母身边,感觉不到春节一家团聚的欣喜;也许是禁止放鞭炮,所以感觉不到家家户户除夕放鞭炮时的热闹;也许是没有了压岁钱,所以……

    但儿时对春节的记忆却没有丝毫变化。

    奶奶膝下有八个子女,四个男孩,四个女孩,每年春节都是这八个子女一起团聚的时刻,也是在那个时刻,我才真正理解团聚的意义。

    从腊八节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七大姑八大姨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作为奶奶身边的“红人儿”当然少不了我的好处,我记忆最深的是二姨婆带回来的航空便当,可别觉得好笑,在八十年代,公路上能看见车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儿,飞机上吃的东西当然能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啊。那时的航空便当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除了小吃好吃外,更重要的是便当盒子非常精致,我记得当时有邻居小伙伴想要用他的变形金刚来换,我都没愿意。

    当然再好的礼物都比不上团年饭。80年代物质生活开始好转,但也没到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的地步,鸡鸭鱼肉是团年饭的主角,但作为小家伙的我还是最爱啃鸡翅膀,因为卤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到。团年的时候家里有好多人,尽管小孩子们只能在正桌旁边的小桌上“打游击”,但这丝毫不影响啃鸡翅膀的心情,因为那个时候会有很多哥哥姐姐“照顾”你,让你尝试不同的“啃法”。

    记忆中除夕的团年饭要吃好久,直到外面的鞭炮声不断。说到鞭炮,可能其中的滋味只有买过、放过的人才知道。鞭炮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是不可或缺的特殊的过节符号,每当街上开始有人卖鞭炮放鞭炮时,就说明离团聚的日子不远了。作为孩子的我对鞭炮既爱又怕的感觉就像对父亲的感觉,不过在过节的那几天更多感受到的是父亲的爱。我站在屋顶,手里拿着冲天炮,微微发抖,是父亲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次又一次让我战胜恐惧,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可以毫无畏惧的欣赏满天飞舞的彩虹。


    儿时的年味|80后的记忆

    “守岁”是春节另一个符号,看着春晚的倒计时,听着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家人大声倒数着,尽管什么都听不见,但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可以看见的,大家心灵是相通的,情感是相通的,这才是过年!

    大年初一,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始相互拜年,而作为小孩子的我更喜欢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可以得到好多压岁钱。但要想拿到压岁钱可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作为小孩子必须要表演一个节目才行,有点儿像“卖艺”。演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演就行,后来这种传统被说句“恭喜发财”取代了,也许在大人眼里发财更重要吧。

    有时候在想,过春节到底意味着什么?物质生活的丰富让我们再也不用等到春节就能得到满足,按理我们应该庆幸有现在的生活,但为啥就是高兴不起来呢?也许是缺少了仪式感,也许是从收红包变成了发红包,也许是从小手变成了大手,也许是还没有适应从被爱变成主动去爱……不管是什么,记忆里的春节就像初恋,很甜蜜,但再也无法拥有。

    不过也不用那么伤感,虽然童年的时光我们再也无法拥有,但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的童年,如果非要给过春节找点意义,那就是传承这份爱吧!


    儿时的年味|80后的记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80后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ix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