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婚姻育儿
究竟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究竟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作者: 竹林花间 | 来源:发表于2017-07-05 15:17 被阅读611次

                            01

            有一种女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她自己仿佛一下就消失了。她的头像,变成了她孩子。她的微信名,变成了XX妈。她的周末,变成了孩子的兴趣班。她参加聚会,话题永远是孩子:孩子多聪明、多努力、多孝顺……她的朋友圈,晒的永远是孩子:孩子在玩,孩子在闹,

            孩子在哭,孩子在笑,

            孩子在看书,孩子得奖了……

    她把人生所有寄托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就希望能为孩子“安排”一个美好人生。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一位这样的妈妈,或者说,都有一对这样的父母。

                                02

            然后,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这样子:“听妈妈的话,这个学校读不得。”

          “听妈妈的话,这个专业未来不好找工作。”

          “听妈妈的话,赶紧考公务员。”

          “听妈妈的话,这个男生不行。”

            这些话伴随我们走过了升学,走过了择业,走过了辞职,走过了恋爱找男朋友,走过了结婚生子……

          每当我们想反抗“圣旨”时,爸妈就会说出极具杀伤力的三句话:

          “我们都是为你好。”

          “我们是不会害你的。”

            “我们做这些都是为了你。”

            你不答应她就生气、发怒、哭诉、不理你。我们要是执意“抗旨”,就会背上“不孝”之名。

                                  03

            但爸妈所说的“我是为你好”,真的对孩子好吗?

            2016年,著名心理学者武志红提出了“巨婴”概念: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成年巨婴”主要有三种心理特征:

            共生心理——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生活极度依赖他人。

            全能自恋——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应得到满足。

            偏执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把想象等同于现实。

          “巨婴心理,已成为职场不顺的根源!”

          “巨婴,已成为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而每个巨婴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全能的爸爸或妈妈。

                            04

          很多父母们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无法放手,习惯于保持和孩子的共生关系,是觉得孩子离开了自己不行。但事实上,究竟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呢?

          《亲爱的安德烈》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有一次,龙应台一家去垦丁海岸玩。玩着玩着,龙应台想要去上厕所。起身时,她问儿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安德烈很不耐烦:“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

            龙应台不理儿子,径直去了。

            上完回来,安德烈却不依不饶:

    “请问,你会不会问你朋友要不要上厕所?”

            龙应台不甘愿地回答:“不会。”

            安德烈说:“那你为什么要问我上不上厕所呢?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后来,安德烈还给龙应台写了一封信: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人了。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封信,将龙应台震撼得“目瞪口呆”,她把这封信称之为“安德烈的《独立宣言》”。

          中国家庭为什么充满这么多矛盾?因为父母常犯跟龙应台一样的毛病——没把子女当成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

          大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孩子》,

    这首诗值得每位父母去传诵和牢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龙应台在《目送》里也写到:一直希望儿子能够回头看她一眼。

          十六岁,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龙应台到机场去送他,她站在等候安检的队伍外面,用眼睛跟着儿子一寸一寸往前挪。“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华安始终没有回头。

            华安21岁时上的大学,正好是龙应台教课的大学。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愿跟妈妈同行。

          他戴上耳机,一个人听着音乐,冷冷走在前头,留给妈妈一个倔强的背影。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

            但是华安始终没有回头。

              …………

            龙应台终于明白:“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虽然苍凉,但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如此。一如心理学家克莱尔所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究竟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jqhxtx.html